雷帕霉素抑制兔眼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后囊膜混浊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最常见的影响视力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移行和纤维化引起,同时还有一些炎性细胞的参与。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研究表明它不仅可以抑制T、B淋巴细胞的增殖,还可抑制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的增殖。目前研究主要用于防止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防止支架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及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等;本课题组前期实验已证实RAPA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实验将不同浓度的RAPA应用于兔眼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以观察其体内抑制兔眼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有效药物浓度及副作用的程度。 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8只(36只眼),体重均为2-2.5kg。根据术中应用灌注液的不同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A,B,C,D,E,F六组,每组6只眼,六组兔眼均施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A组空白对照组,使用林格氏液作为灌注液;B组RAPA7.5ng/ml组使用浓度为7.5ng/ml的RAPA作为灌注液;C组RAPA15ng/ml组,使用浓度为15ng/ml的RAPA作为灌注液;D组RAPA30ng/ml组,使用浓度为30ng/ml的RAPA作为灌注液;E组RAPA45ng/ml组,使用浓度为45ng/ml的RAPA作为灌注液;F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使用浓度为45‰的DMSO作为灌注液。术后1天,7天,1月,2月,3月对实验动物行裂隙灯及眼底检查,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程度并摄片;术后1个月使用角膜内皮镜观察兔眼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并计数;3个月后处死动物,分别对六组兔眼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A组和D组行电镜学检查。 结果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十年里,超声乳化手术的能量释放模式发生了显著改进,新的能量释放模式(脉冲模式和爆破模式)得到人们的认识。为探讨微爆破模式超声乳化手术结合高负压、高流量的使用对
目的:评价F18-FDGPET/CT对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淋巴结分期的临床价值。评价其诊断的优势以及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 实验方法:入组病例:于2005年8月至2006年4月问,于我
结合航运技术与安全科研设施及基地建设项目对网架安装前脚手架及滑移钢梁搭设进行研究,总结网架安装要点,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