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社会化媒体兴起,以社交平台为依托的关系内容已成为网络信息的主要传播逻辑,个体关系内容连接实现了网络情绪的裂变。共情作为个体间社会交往与情绪感染的一般性规律,是群体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共情传播也成为解释复杂网络舆情和社会心态的基础框架之一,为从公众情绪视角探究网络舆情开辟了新路。政务新媒体作为网络舆情中涉政府议题的直接指向者、社会网络舆情的主要应对者和网络舆论的重要引导者,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化媒体兴起,以社交平台为依托的关系内容已成为网络信息的主要传播逻辑,个体关系内容连接实现了网络情绪的裂变。共情作为个体间社会交往与情绪感染的一般性规律,是群体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共情传播也成为解释复杂网络舆情和社会心态的基础框架之一,为从公众情绪视角探究网络舆情开辟了新路。政务新媒体作为网络舆情中涉政府议题的直接指向者、社会网络舆情的主要应对者和网络舆论的重要引导者,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能够发挥调节公众情绪、引导公众舆论、建构社会信任的重要功效。共情机制下的政务新媒体面临公众情绪燃点隐蔽与游移、日常运维缺失与共情力匮乏、舆论引导思维滞后割裂官民舆论场的问题挑战,同时也有借助共情激发网民情感认同和利用共情力推动政府公信力建设以及通过共情引导促进网络舆论良性发展的机遇和出路。本次研究借助舆情秘书和八爪鱼爬虫工具梳理了2021年度典型正面舆情案例张家界致歉事件和陕西研考通知事件以及负面舆情案例东北限电事件和西安地铁事件的发展经过,并借助NLPIR-parse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对公众情绪进行了量化分析。正面案例中政务新媒体因平等对话措辞和对民众情绪的安抚推动了网络舆论的正向演变,塑造了政府正面形象。负面舆情案例中政务媒体因未重视公众情绪诉求和知情权需求产生共情释放的舆论危机。从共情传播视角建构政务新媒体的舆论引导策略,需要在日常运维中培养共情力,提升粉丝黏性与情感认同,重视关系逻辑与算法逻辑,加强政务新媒体矩阵平台建设。在舆情事件中建构情绪识别框架和情感治理路径,形成长效化的舆情应对处理机制。在理念上塑造价值共情,强化政府服务型功能,树立民意沟通与全民监督的观念。关注网络舆论中共情机制的同时也要警惕群体极化和共情滥用的风险,重视算法偏见机制影响下的“下沉共情”,从长远角度上政务新媒体需要进行平台化建设,建构综合型的政务客户端,有效防范化解社会重大风险。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急剧变革,内外部矛盾突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围绕中心工作在企业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这些,工人阶级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大为提高,生产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从而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使企业在推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国民经济由破败迅速向好,新生政权也得到巩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治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新格局。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社会与市场的事务交给企业部门和社会组织承担,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协同作用,专业社工机构作为依托社会工作专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人们的需求朝着多样化迅速发展,社会问题也呈现新的特点,尤其是单位制的解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组织化程度,如何推进社会治理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尤其对于城市社区来说认同感低、人情冷漠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亟待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促进居民社会参与、推进社区治理,从而应对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社会工作机构扎根社区,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组织的直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逐渐完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群体的成长情况及其引发的各类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在各类问题中,父(母)服刑对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严重危害着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然而,目前研究领域对这一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较少,特别是从个案工作角度出发的实务研究数量更是有限。因此,研究个案工作介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长河,其起源于青藏高原地区,水域面积由西至东,横跨面积十分广阔,共流经九个省份(自治区)。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宽广的流域面积给黄河流域内的执法带来极大的挑战。同时,我国条块结合的治理结构也给黄河流域统一执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当下,黄河流域执法乱象频出,多头执法、分散执法严重,急需对黄河流域行政执法体制进行整合与完善,从而实现相对垂直管理的流域综合执法。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
“十三五”以来,建设和完善我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的迫切需要多次被提及,要加强社区建设,就要提升城乡社区居民的成就感和获得感。社区作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政策“下传”、问题“上达”的中转站,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不仅要做好政策宣传,还要做好社区内的管理和服务,创造更加便捷的社区生活环境。面对繁杂的工作内容,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重,当工作压力得不到适时地疏解时便会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当社
流浪未成年人由于个体、家庭、社会等种种原因造成的个体偏差心理和偏差行为对其个体的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群体发展和社会化活动。若及时发现并通过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解决流浪未成年人偏差心理、偏差行为问题,在预防流浪未成年人犯罪和引导其群体回归社会身上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选取芜湖市救助站流浪未成年人潘某为个案案例,研究和发展潘某成为个案介入的服务对象。旨在提升服务对象的自我认知能力、矫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在2020年2月12日发布了《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医务人员面临着工作任务重、感染风险高、工作和休息条件有限、心理压力大等困难。保护关爱医务人员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医护人员不仅要承受高强度的工作所带来的身体疲惫,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因此,采取行动来介入医护人员
相较于正当防卫的其他四个成立要件,防卫意识的研究成果很少,防卫意识作为正当防卫的主观成立要件在理论研究上属于薄弱部分,甚至在其对于正当防卫行为的成立是否有必要的问题上存在着争论。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防卫意识认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导致多数案件都以行为人不具有防卫意识而否定正当防卫。为了准确认定正当防卫,发挥其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对防卫意识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互殴与正当防卫是对立关系,在否定正当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