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传统与中国文论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o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内容:在上古思想的整体知识系统中,从礼乐的思想谱系、知识谱系及思维构型、文化基因、精神品格等角度出发,通过梳理礼乐文化在先秦两汉从形成、发展、鼎盛、解体、总结到复兴的历史进程,动态地考察早期思想传统、学术传统、文学传统与礼乐之间的血肉关联,并将古代文论的发生作为礼乐传统一个不可或缺的次生系统,宏观地考察了乐教、礼教、诗教传统与中国文化、文学、文论精神之间相互依存、交叉的关联,微观地探讨了“象”、“文”、“和”等原初范畴对文论传统形成的深刻影响。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礼乐传统的背景下,对中国文论自发生期以来所独有的文化特质、审美品格以及演变历程重新作一个审视,旨在填补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重新梳理一部先秦两汉的文学思想发展史。  本文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礼乐研究述论”。本章分旧学和新学两个时期,考辨了历代礼乐研究的主要内容、成果及得失,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结构和方法。  第二章为“礼乐之思想谱系”。通过对“三才”、阴阳五行源流的追溯,研讨了“三才”和阴阳五行所构建的理论阐释系统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礼与乐之间的辨正关系,并由此论及此一思想系统对于早期文学、文论思想的影响。  第三、四、五章为“礼乐之知识谱系”(上、中、下)。这三章从多学科的角度,梳理了乐、礼、诗之知识谱系以及乐之意识形态品格、礼之宗教品格及诗之政教品格,在此基础上,探讨乐教与中国文化精神、礼教与中国文学精神以及诗教与中国文论精神之间的种种内在关联。  第六章为“礼乐发展与思想文化之演进”。本章从历时性的角度,分周初“制礼作乐”、春秋“礼坏乐崩”和汉代“礼乐复兴”三个时期,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先秦两汉时期礼乐发展的阶段性思想文化特征,由此论述礼乐传统与诸子之学、“六艺”之学的精神系络,以及礼乐背景下历史传统、三代情结、复古思维对早期文学思想的影响。  第七、八、九章分析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三大原初范畴:“象”、“文”、“和”,通过追溯三者的源流统绪以及与礼乐传统之间的思想关联,即作为礼乐之思维构型、文化基因及精神品格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论述“象喻”思维、“尚文”观念、“尚和”思维的一般特征以及在思想文化史上的原初意义,特别揭示了意象、文质、中和范畴在古代文论发生阶段丰富多彩的哲理内涵。
其他文献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作为圣人的语录,两千多年来,它以不可替代的地位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情感。然而,两千多年来,《论语》一书在被历代读书
以华北寒旱区旱作甜菜为试材,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监测了施肥对甜菜糖分积累期与收获期的光合生理变化、甜菜产量、甜菜品质的影响,以期明确施肥对糖用甜菜光合作用的影
从1951年10月到1960年10月,我在董必武同志身边工作了10年。我的任务是帮助董老学俄语。后来董老达到了自由浏览俄文书报的程度,我就改做文件、信稿的起草,诗稿的抄录等工作。因此,我从1958年起开始接触董老的诗。一般是董老写好诗后,交我在笔记本上誊抄一遍备查。这是我学习董老诗作的开始。1960年我离开后,就不再帮董老抄诗了。
本文介绍了中兴通讯结合公司3G(WCDMA)产品开发 ,参加由科技部和信息产业部牵头组织的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C3G“863”研发项目的情况及体会。
一、不间断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把党建工作做实,保证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公司党委先后完善和制定了《政治学习制度》、《干部“四个一”理论学习意
初中物理学习是人一生中第一次对物理有了系统的认识,初中物理学习的好坏与否对自身以后的物理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中起
中华文明五千年,其间蕴含着极其丰富灿烂的文学艺术宝藏。身为现代中国人的领导干部,倘若对古今文学艺术的魅力浑然不觉,其文化素质就会大打折扣,其领导风格、人格形象甚至
本文旨在研究汉语隐喻词语中后喻字组产生的原因,演变趋势,以及各类隐喻字组的特点。本文根据语义结构形式把例子分为几类来进行分析,主要为两大类“领属类后喻字组”和“形状类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