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现象,是机体内细胞对胞外信息的传导,并最终在胞内产生特定效应的一系列复杂的信号转导和调控的过程。细胞信息传递和调控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基础。细胞信息传递包括胞外、胞浆和核内信息传递三部分。胞外第一信使(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与其特异受体结合后,被激活的受体通过刺激特定的效应酶或离子通道,而在胞浆内产生第二信使(包括cAMP,cGMP;IP3,DAG;Ca2+等);第二信使诱导核蛋白,调节基因的转录,完成核内外信息传递,而产生核内第三信使。第二信使调控的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其底物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抑或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或脱磷酸化,导致其构象或功能的改变,从而引起细胞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蛋白质的磷酸化是各种信使物质发挥作用的公共通路,同时也是各种信使分子进行调节的枢纽。大多数第一信使是通过增加胞内第二信使水平而激活蛋白激酶,改变底物磷酸化状态而介导细胞功能的。细胞信号转导在应答环境刺激和调节基因表达、生理反应的同时,不仅维持着细胞的正常代谢,而且最终决定了细胞的增殖、生长、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的基本现象。细胞信息传递任一环节出现障碍或发生信息传递的时、空、量的倒错,都会导致病理过程而引起疾病。 中医学认为,五脏是人体有机整体的核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生命科学中许多基本问题有着密切关系。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五脏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医脏象学说的脏腑是一个结构与功能辨证统一的综合概念。现代研究表明,中医学的脾不仅包括现代解剖学所指的脾,而且也包括现代解剖学所指的胰、淋巴等。脾是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的功能综合单位,涉及到机体多系统、多器官。脾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饮食水谷运化机能减退,血液的生成和运行障碍,以及水液代谢失调等。脾的病理变化又可累及心、肝、肺、肾等脏腑。因此,脾虚时可以出现多脏器的功能改变,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 脾与细胞信息传递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有着密切联系。生理情况下,二者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均起着重要作用;病理情况下,二者均可引起基本生命现象的异常,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基于这样的思想,本项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脾虚证细胞信号传导及其补脾方药的调节作用。具体完成了不同类型脾虚证不同组织蛋 博 士学位 论 文 一 白激酶C活性和亚型变化及补脾方药调控作用的研究。旨在揭示脾虚的病理实 质,以及脾的生理功能与细胞信息传递的内在联系。 主要研究内容有: 1.建立大鼠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和脾阴虚证动物模型。,本项研究采用饮食不节、疲劳过度和药物损伤等复合因素,延长造模周期, 成功地建立了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和脾阴虚证的大鼠动物模型。 2.观察了脾虚证脾组织、肝组织和肾组织PKC活性和亚型的变化 采用底物磷酸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了脾气虚证组和脾阴虚证组脾组织 和肝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PKC活性以及脾阳虚证组脾组织、肝组织和肾组织细 胞膜和细胞浆PKC活性和亚型,经统计学处理,比较不同类型脾虚证不同组织 PKC活性和亚型的变化。 3.观察了补脾方药对脾虚证脾组织、肝组织和肾组织PKC活性及其亚型 的调控作用 应用导师李德新教授拟定的健脾益气、温运脾阳和滋补脾阴方药分别对脾 气虚证、脾阳虚证和脾阴虚证进行一个月疗程的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脾虚证大鼠蛋白激酶C活性发生一系列改变,补脾方药能 有效地调控其PKC活性及亚型。具体如下: 1.各模型组不同组织PKC活性有着不同的变化 脾虚证大鼠脾细胞膜PKC活性,三种模型组均下降,其降低次序为:脾阴 虚证组>脾气虚证组>脾阳虚证组,但三组中每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脾虚证大 鼠脾细胞浆PKC活性,除脾气虚证组无明显变化外,其它两种模型组均升高, 脾阴虚证组大于脾阳虚证组。其中,除脾阳虚证组和脾阴虚证组之间无明显差 异外,其它每两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脾虚证大鼠肝细胞膜和细胞浆PKC活 性,除脾气虚证组肝细胞膜PKC活性无明显变化外,其它各组肝细胞膜和细胞 浆PKC活性均升高。肝细胞膜PKC活性升高次序为:脾阳虚证组大于脾阴虚 证组。每两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肝细胞浆升高次序为:脾阳虚证组>脾气 虚证组>脾阴虚证组,脾气虚证组与脾阳虚证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