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BB3在胆囊癌中上调表达并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胆囊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570121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胆囊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统肿瘤,据统计绝大多数胆囊癌病人生存时间小于一年,五年存活率也不到5%。胆囊癌的治疗目前仍然非常困难,主要是没有有效的药物能控制肿瘤的生长,进展期和晚期胆囊癌治疗效果很差,使得存活率得不到有效提高。对其基因及分子机制研究目前仍非常有限。我们试图通过对多个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的检测,筛选出在胆囊癌上调表达的基因,研究它在胆囊癌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以期为胆囊癌患者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提供新的靶标。研究方法首先,明确TUBB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qRT-PCR方法检测了 5例正常胆囊组织及15例胆囊癌组织中TUBB3 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了 2例正常胆囊组织及10例胆囊癌组织中TUBB3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采用免疫组化在5例正常胆囊和30例胆囊癌组织中检测了 TUBB3的蛋白水平。以免疫组化中TUBB3的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为界,将30例胆囊癌病人TUBB3的表达值,分为TUBB3高表达组和TUBB3低表达组。根据第7版胆囊癌TNM分期(AJCC)指南记录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侵袭、淋巴结有无浸润及有无远处转移等,统计分析,采用电话回访了解病人生存情况,绘制TUBB3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病人Kaplan-Meier生存曲线。同时利用我院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查平台的qRT-PCR数据,分析2017年手术后的胆囊癌(10例)、胃癌(42例)和结直肠癌(43例)患者的TUBB3的相对表达量。其次,在细胞层面进行TUBB3的功能研究: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胆囊癌细胞系GBC-SD、OCUG、SGC-996,NOZ和正常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系HIBEC中TUBB3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构建慢病毒稳转敲降TUBB3的GBC-SD和SGC-996,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敲降细胞系及对照细胞系中TUBB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MTT实验检测敲降TUBB3后对GBC-SD和SGC-996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敲降TUBB3后对GBC-SD和SGC-996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稳转敲降TUBB3后胆囊癌细胞GBC-SD和SGC-996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同时Western Blot检测敲降细胞系及对照细胞系中周期相关蛋白p21,cyclinD1以及cyclinB1的表达变化。然后,我们通过给裸鼠皮下注射GBC-SD和SGC-996,稳转敲降TUBB3的GBC-SD和SGC-996及对照组细胞,8周内观察肿瘤的成瘤情况。最后,Western Blot检测在GBC-SD和SGC-996中敲降TUBB3后Akt/mTOR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的表达变化,同时在注射亲本细胞、稳转敲降TUBB3细胞、及对照组细胞成瘤的瘤体组织内,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kt/mTO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的表达变化。研究结果1.预实验证实TUBB3 mRNA在15例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5例正常胆囊组织。同时在2例正常胆囊组织及10例胆囊癌组织中检测发现TUBB3蛋白水平也在癌组织中高表达,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在5例正常胆囊和30例胆囊癌组织中采用免疫组化检测TUBB3的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证实了预实验结果。以免疫组化中TUBB3的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值为界,将30例胆囊癌病人分为TUBB3高表达组和TUBB3低表达组。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病人的生存情况,分析发现TUBB3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肿瘤细胞分化差(p=0.007),肿瘤侵袭深度深(p=0.025),临床分期晚(p=0.002),生存时间缩短(p=0.0412)。分析我院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查平台数据,结果显示胆囊癌病人组织中TUBB3的表达显著高于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2.在细胞层面进行TUBB3的功能研究:TUBB3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在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OCUG、SGC-996、NOZ中显著高于正常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HIBEC。qRT-PCR及WesternBlot实验证实敲降细胞株中TUBB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细胞明显降低。接下来我们通过MTT实验检测了稳转敲降TUBB3的胆囊癌GBC-SD和SGC-996值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细胞显著降低。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了稳转敲降TUBB3的胆囊癌细胞GBC-SD和SGC-99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较对照组细胞明显降低。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了稳转敲降TUBB3的胆囊癌细胞GBC-SD和SGC-996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稳转敲降TUBB3的胆囊癌细胞GBC-SD和SGC-996与对照组相比,S期细胞减少,G2期细胞显著增多,同时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稳转敲降TUBB3的胆囊癌细胞GBC-SD和SGC-996与对照组相比,cyclinD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21、cyclin B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3.最后,我们在活体动物层面探索TUBB3的功能,并初步探索其促进胆囊癌细胞生长及侵袭的分子机制。我们通过给裸鼠皮下注射胆囊癌细胞株GBC-SD和SGC-996,稳转敲降TUBB3的GBC-SD和SGC-996胆囊癌细胞及对照组细胞,8周内观察肿瘤的成瘤情况,发现敲降TUBB3组裸鼠种植肿瘤体积较亲本细胞组和对照组明显缩小。并通过Western Blot在胆囊癌细胞系GBC-SD和SGC-996、稳转敲降TUBB3的胆囊癌细胞GBC-SD和SGC-996及对照组细胞中检测,发现敲降TUBB3组细胞及移植瘤瘤体组织中pAkt及pmTOR的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1.TUBB3在胆囊癌患者组织及细胞株中均显著过表达,并与患者的肿瘤侵袭深度深、临床分期晚及生存期缩短有关。2.TUBB3表达下调后抑制了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了细胞的凋亡,改变了细胞周期的分布及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TUBB3的表达下调也抑制了裸鼠移植瘤的生长。3.TUBB3表达下调后,显著降低了胆囊癌细胞系和移植瘤组织Akt和mTOR信号通路的主要蛋白磷酸化水平,提示TUBB3可能通过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胆囊癌的发生发展。4.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TUBB3可能成为胆囊癌患者诊断、预后判断及潜在的新的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目前最主要的致盲眼科疾病之一,而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导致湿性AMD患者严重和不可逆的视力损伤的最主要原因。目前CNV的病理机制仍未十分明确,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炎症因素参与CNV的发生和发展,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多种炎症细胞,炎性因子
上颌快速扩大(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是正畸临床治疗上颌宽度发育不足最常用的方法,是典型的缝牵引成骨技术,属于机械生物信号传导过程。多囊蛋白1(polycystin 1,PC1)具有膜受体和机械传感特性,被认为在细胞-细胞以及细胞-基质信号感受和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PC1在RME腭中缝牵张成骨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对机械生物信号传导过程的影响,我们建立
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s)是一种复杂的颅内血管畸形,是自发性脑出血的原因之一。尽管DAVFs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大量研究表明,硬脑膜血管生成是其中关键性的机制之一。Nrf2在参与调控血管生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在DAVF的大量研究中尚无Nrf2的相关报道,因此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究大鼠ADVF模型中Nrf2-ARE信号通路的表达情况。目的:探究DAVF大鼠模型脑组织
学位
焦虑是一种由预期的或者潜在的威胁引发的情绪行为,是人类情感经历的正常组成部分,但过度的或者不适当的焦虑则是一种疾病,即焦虑性神经症,临床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惊恐不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大约29%的人群在一生中的某段时间会遭受严重的焦虑困扰。然而,关于焦虑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以及焦虑相关行为的分子机制研究还比较薄弱。临床上广泛采用的抗焦虑药物是BZDs(benzodiazep
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在体内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功能多样。PTHrP不同片段具有不同功能,其中核定位序列(NLS)能够介导PTHrP转位进入细胞核发挥胞内分泌的作用。为了研究PTHrP核定位序列(NLS)和C-末端的功能,我们实验室先前通过在小鼠84位氨基酸后面插入一个终止子TGA,构建了只表达PTHrP 1-84位氨基酸,而不表达PTHrP NLS和C-末端的PTHrP敲入(PTHrP K
第一部分i PLA2γ与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i PLA2是一种钙非依赖性磷脂酶A2,选择性水解甘油磷脂,释放游离脂肪酸。其中i PLA2γ(i PLA2靶向线粒体的亚型)缺乏一直与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更重要的是,PLA2家族被确认为可致病蛋白在线粒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疾病和脊柱损伤。研究表明,使用抑制剂以及敲低i PLA2γ会恶化细胞牵拉损伤损伤后的凋亡坏死情况,同时电镜结果
学位
背景:有研究表明,无论是离体还是在体神经干细胞上都有NMDA受体的表达,NMDA受体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存活发挥重要作用。在哺乳动物脑内SVZ终身存在神经发生现象,是可能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来源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MDA受体可能与SVZ的神经发生活动有密切关系。然而NMDA受体是如何参与该区域神经发生的,其调节亚单位在其作用机制中又起到何种作用?在缺血性脑损伤中,NMDA受体亚单
目的:EphA3基因是人类最大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Eph(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产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癌受体)基因的成员之一,参与了生长、发育和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等方面。探讨EphA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以及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检测了四种肠癌细胞系、一种正常肠上皮
目的:研究肢体远端缺血后适应对冠心病PCI相关性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拟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远端缺血后适应组(PCI术前1小时内给予左上肢短暂缺血-再灌注,n=26);比较两组PCI术中及术后临床情况、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CEs)、两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心肌标志物超敏肌钙蛋白T(hs-c Tn T)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术前及
目的探讨在念珠菌感染导致的致死性脓毒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mTOR)介导T-bet表达对CD4+T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我们选择4-5周龄,体重16-18g的雄性健康C57BL/6 N野生型(WT)、T细胞特异性mTOR/TSC1基因敲除小鼠(以抑制/增强T细胞的mTOR通路活性),分为感染组(n=30)和对照组两个大的组别(n=10),通过经典的念珠菌孢子尾静脉注射法建立念珠菌血症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