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口是西太平洋地区生态服务功能最为重要的河口之一,具有丰富的鱼类多样性与渔业资源。长江靖江段位于长江的近口段,是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长江中华绒螯蟹、鳜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所在地,在长江渔业资源养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2002年1月起,我们在靖江的长江沿岸滩地设置了一张定置张网,作了持续10年的样本采集。本文从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指数、个体大小及与部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等方面,对鱼类群聚的时间格局进行了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1、2002-2011年间共采集鱼类113种,隶属于14目28科77属,其中以鲤形目最多,为3科36属59种,占总物种数的52.21%;鲈形目次之,为10科16属21种,占17.70%,鱼类区系处于长江下游与长江河口区的过渡类型。10年间,年平均Jaccard物种相似性指数为62.96%,其中相似性最高的2008和2009年为79.49%;最低的2005和2010年为51.25%。贝氏为这一水域鱼类群聚的第一优势种。2、最近10年,靖江沿岸鱼类群聚的月Margalef丰富度指数(D)范围为1.71-6.16;月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0.64-2.89,月Wilhm改进指数(H’’)为0.75-2.81;月Pielou均匀度指数(J’)0.24-0.87。分析表明,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与均匀度均以夏秋季较高,春冬季较低,在10年中这些指标均有增长的趋势。3、最近10年,整个鱼类群聚的平均MIW仅有5.65±1.13g,其中秋季群聚的MIW为7.15±1.56g,明显高于其他季节。IRI>1000的贝氏、似鳊等9个优势种,其平均MIW为4.71±0.99g;IRI>100的青鱼、草鱼等21个常见种,平均MIW为7.59±1.81g。优势种的平均MIW要明显小于常见种和整个群聚的平均MIW。4、ABC曲线显示,10年中,ABC曲线数量优势度曲线一直处于重量优势度曲线的上方,表明小型鱼类及幼鱼为群聚结构的主体。其中,2010和2011年两曲线明显接近,表明有较大体型的鱼类加入到主要优势种行列,而使群聚的结构发生变化。时间相关性分析显示,鱼类群聚的数量和重量在10年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5、对2007-2010年4年的降水量、最高水位、潮差、水温、气压、日照、浑浊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生态因子与鱼类群聚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群聚的物种丰富度、生物量(CPUE)、MIW与最高水位、气温、水温及浑浊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气压则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似鳊、刀鲚、草鱼、鳊、红鳍原鲌、瓦氏黄颡鱼及窄体舌鳎等个体偏大鱼类的数量与水温、水位与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棒花鱼和麦穗鱼等小型鱼类的数量则与其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