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手术治疗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案,但术后5年生存率很低。大量的尸检报告证实近1/3的肝癌患者发生淋巴道转移,并且是早期转移致死的主要方式。尽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但是肝癌淋巴道转移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此前我们通过基因干扰技术成功构建了gelsolin表达显著下调的小鼠肝癌腹水细胞Hca-F(FG下调细胞)和转染GSN无关序列的Hca-F细胞(FG无关序列细胞)。GSN是细胞骨架蛋白的重要组成成份之一,以钙依赖的方式调节肌动蛋白的装配,对细胞运动性、细胞骨架结构动力学重排过程中的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的调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1.研究动物体内模型中GSN下调表达对肝癌细胞在增殖、转移等方面的影响,由此确定GSN表达水平与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潜能的关系。2.探索与GSN在肝癌淋巴道转移中发挥作用相关的基因和分子通路,并依此做出有效干预,对肝癌的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1.建立动物体内模型,比较FG下调细胞组、FG无关序列细胞组肿瘤淋巴结转移率、肿瘤淋巴结转移面积比率和肿瘤体积的差异。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G下调细胞和FG无关序列细胞的GSN定位和表达强度差异。3.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比较体内外肿瘤细胞中GSN、E-cadherin.N-cadherin.PKC-α和CLIC1的表达情况。结果:1.动物体内模型中,第5、10、15、20、28天五个时间点上,FG下调细胞组原发灶肿瘤体积大于FG无关序列细胞组,P<0.05。2.FG无关序列细胞组的肿瘤淋巴结转移率为80%,高于FG下调细胞组的50%,P=0.047;FG无关序列细胞组的胭窝、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灶面积比率高于FG下调细胞组,P值分别为0.002、0.004。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SN主要定位在肿瘤细胞胞浆,FG下调细胞组肿瘤原发灶中的GSN表达均低于FG无关序列细胞组,P值为0.028;FG下调细胞组肿瘤淋巴结转移灶中GSN表达低于FG无关序列细胞组,P值为0.031;FG下调细胞组肿瘤淋巴结转移灶中的GSN表达高于原发灶,P值为0.001;而FG无关序列细胞组GSN在肿瘤淋巴结转移灶与肿瘤原发灶中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值为0.279。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体内外FG下调细胞中PKC-α、CLIC1表达高于FG无关序列细胞,P<0.05;FG下调细胞中GSN.N-cadherin的表达低于FG无关序列细胞,P<0.05;未检测到E-cadherin的表达。结论:1.建立了GSN下调表达的动物模型,下调Hca-F细胞中GSN的表达,虽可促进原发灶肿瘤增殖,但可降低Hca-F细胞的体内淋巴结转移率和肿瘤淋巴结转移面积比率。2.GSN主要定位在肿瘤细胞的细胞浆,在FG下调细胞组肿瘤原发灶及肿瘤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均低于FG无关序列细胞组,FG下调细胞组肿瘤淋巴结转移灶中的GSN表达高于原发灶,FG无关序列细胞组GSN在肿瘤淋巴结转移灶与肿瘤原发灶中的表达差异不显著3.GSN下调表达的体外肿瘤细胞和体内肿瘤组织中,PKC-α、CLIC1的表达上调,N-cadherin的表达下调,E-cadherin呈现缺失表达,说明抑制GSN表达后通过与以上相关基因的作用促进了细胞增殖,抑制了肿瘤淋巴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