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析中国城市居民基层政治参与的阶层差异,不同于已有研究,本文将基层政治参与区分为三个维度:居委会选举投票、公共事务参与以及抗争维权。结合已有研究的解释变量,本研究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数据资料为依据,将政治效能感、信任因素和怨恨理论的解释同时纳入阶层分析的框架内,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来检验中国城市社区居民不同基层政治参与方式的阶层差异,并力图寻求这种阶层差异背后的解释机制。 研究中使用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即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来衡量社会阶层。研究结果显示,居委会选举投票和公共事务参与这两种基层政治参与方式存在着阶层差异,而抗争维权方式的阶层差异没有得到验证。同时,本文揭示了城市居民基层政治参与的三种不同解释路径,并阐明了政治效能感、信任因素和怨恨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作用。 对居委会选举投票来说,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对社会阶层与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效应。也即,高阶层地位的人具有较高的政治效能感,具有较高的政治效能感反而更有可能不去参加居委会选举投票;阶层地位越高的人越不信任政府,而伴随较低的政治信任感就越不参与投票。 对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来说,政治效能感和陌生人信任是社会阶层与政治参与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也即,阶层地位越高的人可能因为具有较高的政治效能感,具有较高的政治效能感就更有可能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阶层地位越高的人,越不倾向于信任陌生人,而对陌生人越不信任就更可能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监督社区工作。 对抗争维权来说,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和怨恨都是直接的解释变量。高政治效能感能促进民众选择参与抗争维权;政治信任对参与抗争维权具有负向效应,即对政府越不信任,越有可能参与抗争;更为重要的是,本研究提出的怨恨假设也得到了验证,即怨恨是参与抗争维权的心理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