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蔗糖生产在整个古代蔗糖生产中承担“承前启后”的重任。“承前”是指蔗糖生产可追朔至唐以前,唐代蔗糖生产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并在对外开放高度发达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吸收国外先进蔗糖生产技术,使其生产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启后”,即唐代蔗糖生产被后世继承与发展,为后世蔗糖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唐代蔗糖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在:1.蔗糖产地范围扩大;2.形成以面为主的蔗糖中心区;3.蔗糖产地分布颇不平衡;4.蔗糖分布格局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这些特征的形成,一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二是与丰厚经济利润息息相关;三是与唐人对蔗糖需求量的增加不无关系;四是与佛教传播的影响关系密切。唐代蔗糖生产发展主要体现在在原有基础上改进了石蜜、沙糖制作技术,同时促使了新的蔗糖品种—糖霜的出现。此外,甘蔗种植技术得到提高,不仅在甘蔗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上对前代有很好的继承,且在甘蔗生长管理方面有进步,甘蔗种类有所增加。另,密封法和冷藏法等蔗糖贮藏技术的发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唐代蔗糖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唐代蔗糖生产的发展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促进人们饮食生活多样化,甘蔗可作水果生啖,蔗浆可作饮料,蔗糖可作调味品;二是促进医药事业的发展,唐人对甘蔗和蔗糖药用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且能有效地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三是促进商品化生产,甘蔗和蔗糖作为商品在市场流通,丰富了唐代商品的内容,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最后丰富了唐人的精神生活,甘蔗和蔗糖不仅象征蒸蒸日上和甜美幸福,同时具有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