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基本物质生活得以满足,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迅速工业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与地区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高频发的雾霾事件,越来越受到社会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减轻雾霾,这对社会经济、政府能力和居民意识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研究居民对雾霾治理的支付意愿,了解其对空气质量改善的价值偏好,对于政府推进改善大气环境、治理雾霾工作非常必要。本次调查为了解山东省居民对于雾霾天气的认知与行为现状及居民对雾霾治理的支付意愿与支付能力,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分析山东省居民对雾霾治理、大气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情况,探索其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决策引导提供参考。本次调查在山东省济南市、烟台市、淄博市、临沂市进行,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共调查1033人,有效样本1006人。采用条件估值法对居民雾霾治理的支付意愿进行分析。本研究主要结果包括:①支付意愿现状:在被调查的1006人中,476人(47.3%)愿意为雾霾治理支付费用,平均支付意愿现金数目为91.05元/月;济南市、烟台市、淄博市、临沂市被调查者的雾霾治理支付意愿平均值分别为72.12元/月、95.8元/月、84.3元/月,104.64元月。②山东省居民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从具有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人群所占比例来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居住城市,身体健康状况自评,对雾霾天气的客观关注与了解指标,对政府工作信心与满意度指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民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居住城市,居住环境,对雾霾天气的客观关注与了解指标,对政府工作信心与满意度指标。③山东省居民雾霾治理支付意愿大小的影响因素:从居民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现金数目来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收入,居住环境,对雾霾天气的主观感知指标,对雾霾天气的客观关注与了解指标,对政府工作信心与满意度指标。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民雾霾治理支付意愿大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对雾霾天气的主观感知指标,对雾霾天气的客观关注与了解指标。结论:目前,山东省居民具有一定的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经济因素依然是影响居民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从居民不愿为雾霾治理支付费用的原因来看,认为应该由政府支付是主要原因,居民的环境参与意识较低,因此,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增强其环保参与意识,可以促使其支付意愿的转变。政策建议:①政府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全民参与;②提高居民收入,调动居民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③加强居民环境教育,提高居民环境意识;④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⑤早准备,早应对,制定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