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三穗鸭蛋鸭为研究对象,行为学研究采用Media Record软件对其昼夜节律行为跟踪记录,运用Observer XT软件进行定义分析。生理学研究采用酶联免疫测定的方法,研究其在不同统糠含量日粮、不同光照时长、不同光照强度三种条件刺激下的血浆皮质酮含量的变化规律和行为反应。遗传学研究利用混合DNA池法和直接测序技术对Cry1基因和Bmal1基因进行SNP多态位点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Cry1基因和Bmal1基因在心、肝、肾、胸、腿、脑、眼7个组织3中外界条件处理下的差异表达,探讨基因影响产蛋鸭生物节律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行为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统糠日粮含量的增加,鸭昼夜节律行为中的5种小行为变化各异,睡眠行为、觉醒行为和寻巢行为相对保持稳定,产蛋行为轻微减少,转而产后休息行为轻微增加。且产蛋量减少,蛋重降低,三种弄颜色蛋的数量都减少;随着光照时长的增加,睡眠行为减少,觉醒行为和寻巢行为相对保持稳定,产蛋行为和产后休息行为先增加后减少,于17hL:7hD处理时达到最高峰。且产蛋量、蛋重、三种弄颜色蛋的数量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于17hL:7hD处理时达到最高峰;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睡眠行为减少幅度较小,觉醒行为和寻巢行为相对保持稳定,产蛋行为和产后休息行为小幅度增加,于1100lx处理时达到最高峰。且产蛋量、蛋重、三种弄颜色蛋的数量都呈现先增加趋势,于1100lx处理时达到最高峰。研究5种行为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显示,睡眠行为与觉醒行为、觉醒行为与寻巢行为、寻巢行为与产蛋行为、产后休息行为与睡眠行为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产后休息行为与觉醒行呈不显著正相关关系(R=0.19,P>0.05),产蛋行为与产后休息行为呈极显著正相关(R=1,P<0.01)。寻巢行为与睡眠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46,P<0.05)。2.皮质酮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蛋鸭在不同统糠含量日粮处理下,血浆皮质酮浓度变化总趋势为降低趋势;在不同光照时长处理下,血浆皮质酮浓度变化总趋势为降低,中间稍有波动;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血浆皮质酮浓度变化总趋势为降低。表明高统糠含量日粮(10%统糠含量)和增加光长(17L:7D)、增加光强(1100 lx)可以降低产蛋期三穗鸭鸭的应激。3.基因多态性分析显示,三穗鸭Cry1基因第6外显子和第七内含子共存在4处SNP位点,mRNA的序列突变前、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相同;Bmal1基因第一外显子存在2处SNP位点,mRNA的序列突变前后无差异,可认为是同义突变。SSCP分析结果表明,三穗鸭Bmal1基因启动子区有三种基因型,定义为A、B、C三型。4.基因差异性表达分析显示,蛋鸭Cry1基因在肾和眼组织的表达量最高,Bmal1基因在脑和眼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不同统糠日粮含量、不同光照时长、不同光照强度三种条件下,Cry1基因和Bmal1基因组织表达差异不同,不仅表现为各自在不同的组织表达量的不同,而且在相同组织中两基因的表达量也不同,且Bmal1基因在不同组织相对于Cry1基因较稳定。这些均与其负反馈调节功能相适应,反应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