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许多重大工程面临着冬期施工的严峻考验。低温条件下制备水泥基材料,常使用减水剂、引气剂、防冻剂等化学外加剂改善材料的早期性能和长期耐久性。但是温度变化通常会影响外加剂的作用效果,而低温环境下掺外加剂水泥基材料的流变及施工性能尚不明确。本文系统开展了低温和常温环境下掺多种外加剂水泥基材料的流变学行为研究,通过浆体微结构表征、孔溶液分析等手段,初步阐明了温度对不同外加剂分子与水泥颗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流变学的混凝土原始界面缺陷形成机理与控制研究”(编号:5157819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严寒环境高耐久混凝土制备与应用成套技术”(编号:2017YFB03099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许多重大工程面临着冬期施工的严峻考验。低温条件下制备水泥基材料,常使用减水剂、引气剂、防冻剂等化学外加剂改善材料的早期性能和长期耐久性。但是温度变化通常会影响外加剂的作用效果,而低温环境下掺外加剂水泥基材料的流变及施工性能尚不明确。本文系统开展了低温和常温环境下掺多种外加剂水泥基材料的流变学行为研究,通过浆体微结构表征、孔溶液分析等手段,初步阐明了温度对不同外加剂分子与水泥颗粒相互作用和材料流变参数的影响机理,分析得到了低温环境下大流态混凝土新拌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将为科学合理制备寒区施工水泥基材料、实现基于不同温度的现代混凝土早期性能精细化调控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研究了含萘系(NSF)、脂肪族(SAF)和保坍型聚羧酸(PCE)减水剂的水泥基材料在0~30℃环境下的流变行为以及时变规律。发现温度降低导致水泥基材料的初始塑性粘度升高、初始屈服应力降低,触变特征增强,剪切增稠特征变弱。掺PCE砂浆流变性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而掺NSF或SAF新拌砂浆的温度敏感性较低。降低温度延缓了掺PCE砂浆屈服应力的依时增长,而温度对于掺NSF或SAF砂浆动态屈服应力演化的影响表现出比较复杂的规律。研究了含不同侧链密度PCE的水泥基材料在0~30℃环境下的流变行为及时变规律。发现随着温度降低,PCE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量减少、吸附速率减缓,但PCE与钙离子结合能力增强、能够对吸附量损失起到一定补偿效应。低温环境下,掺高侧链密度PCE的浆体孔隙溶液中残余更多未吸附聚合物、塑性粘度值更高,触变特征更明显。PCE侧链密度增加导致其对水泥水化的抑制作用更强烈,掺高侧链密度PCE砂浆的早期屈服应力值在0~30℃范围内几乎相等,而掺低侧链密度PCE砂浆的早期屈服应力随温度降低而急剧减小。研究了含不同电荷引气剂(AEA)的水泥砂浆在低温和常温环境下的流变行为和硬化气孔结构。发现气泡对流变性的影响取决于其与水泥颗粒相互作用的强弱:相互作用较强时,气泡起桥接颗粒的作用使屈服应力提高;相互作用较弱时,气泡发挥滚珠润滑效应使屈服应力下降。随着温度降低,气孔平均弦长和间距增大,阴离子AEA吸附量减少且含气量保留值降低,阳离子AEA吸附量增加、含气量保留值提高。AEA与PCE复掺时,气泡尺寸显著变大,引气后砂浆表现出明显的剪切稀化特征,同时塑性粘度大幅降低。研究了典型有机和无机防冻组分单掺或与其他外加剂复掺时,水泥基材料流变行为对低温及负温环境的响应规律和机理。发现掺亚硝酸钙(CN)使早期流变参数显著改变、影响规律较为复杂,掺乙二醇(EG)对流变参数的影响较小。CN与NSF或SAF适应性差,复掺时减水剂塑化效果显著降低;PCE对低掺量CN耐受性较好,但高掺量CN也会使PCE丧失效果;从保证低温流动性角度考虑,可优选低侧链密度PCE与钙盐防冻剂复配。引气砂浆掺CN后含气量大大降低,掺EG后小气泡数量增多,两者都导致屈服应力升高。针对实际应用中引气混凝土材料容易出现气泡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添加纳米黏土(NC)作为触变剂调控流变行为,进而优化气孔结构的新思路。发现低温环境下NC对浆体触变特征的增强效果比常温时更好;掺0.5%NC即可使静态屈服应力值和触变环面积大幅上升。NC能够有效促使低温浆体内絮凝结构迅速建立,气泡稳定性显著提高。引气砂浆中掺入1%~2%NC后,低温环境硬化的气孔间距系数和平均弦长大幅降低21%~30%和34~43%。针对现代土木工程中泵送和自密实混凝土(SCC)普遍应用的现状,建立了离散单元(DEM)模型表征拌合物的流动行为,基于模型采用优化多尺度颗粒分布的物理方法改善大流态混凝土工作性,并提出调控准则。研究了低温环境下SCC新拌性能的变化规律,发现温度降低导致扩展度小幅提高、流动速度显著减慢,工作性的保持能力提高。振捣施工时,温度降低导致拌合物液化区的面积扩大,但是单次振捣在垂直方向诱发的离析程度有所减轻。
其他文献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受调节的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细胞内铁积累和严重的脂质过氧化,并参与多种肿瘤的调控。Erastin通过抑制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系统(cystine/glutamate antiporter,system Xc-)的活性,导致细胞内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消耗,破坏细胞内氧化还原系统的平衡,从而驱动细胞发生铁死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本论文面向去除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需求,为解决光催化技术中电荷分离和传输速率低下、光催化剂对可见光吸收弱、悬浮体系中光催化剂难分离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通过构建内建电场策略,开展三项创新研究,实现短接触时间内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提升。通过光催化剂结构设计增强内建电场,系统研究光催化剂内建电场与光生电荷分离效率的关系,揭示其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制。并固载粉末光催化剂形成柔性器件,在连续流反应器中表现
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军事形势和高速发展的电子工业,探索高性能微波吸收材料来强化军事隐身技术和消除电磁污染已迫在眉睫。碳/碳复合材料凭借其密度低、化学性质稳定、介电性能突出等优点逐渐成为轻质、稳定、高效微波吸收剂的研究热点。尽管如此,碳/碳微波吸收材料由于其不匹配的特征阻抗使其很难形成宽响应的电磁特点。此外,目前关于碳/碳微波吸收材料的报道中,大多数流于将两种具有介电特性的碳材料进行简单复合,缺乏导向
氯霉素是一种抑菌性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和畜牧水产养殖业。水体中残留的氯霉素不仅会增加水体环境的潜在生态风险,还会威胁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健康。现已在地表水、地下水甚至饮用水中检测到氯霉素,常规的水处理技术难以将其有效去除。但是,复合高级氧化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氧化剂之间的各自优势,达到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目的。铁基成分因毒性低、易获得和丰度高而被广泛用作高级氧化技术中的催化剂。城市供水管网
冻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是评价寒区工程在建设及运营期间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指标。由于多年冻土形成时气候环境和地质环境的综合影响,呈现出复杂透镜冰构造,致使其力学行为复杂多变。加之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多年冻土的地温逐渐升高,表现出强烈的工程不稳定性,而且寒区工程对基础变形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若采用传统的试验方法和理论思路对冻土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则得出的力学参数和模型无法准确满足工程设计和稳定计算的需求。本文重
结直肠癌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在癌症治疗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方面存在严峻挑战。结直肠组织内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和原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以及与DNA修复机制有关基因的突变不断累积可能导致发生结直肠癌。已经有研究发现异常的DNA甲基化发生在癌症早期,并且这些变化的累积会提高结直肠癌发生的几率。不完全甲基化区域(PMRs)是基因组的一个延伸区域,在该区域中表现出了降低的平均DNA甲基化水平,是细胞分化
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受到时空特异的精准调控。基因组顺式调控元件是在转录水平参与基因调控的DNA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和隔离子等,它们分别通过起始、促进、抑制目标基因以及阻隔调控元件对目标基因的调控而影响基因的转录。调控元件的突变会造成基因表达的异常,进而导致生物体发生表型的改变,甚至导致疾病和死亡。因此,研究调控元件及对目标基因的调控,对于了解细胞增殖和分化、生物生长发育过程至关
液体锥尖流(tip streaming)是微尺度射流和液滴的生成方式之一。在液体锥尖流的形成过程中,液体在外力场的驱动下先是形成三维的锥形液滴,然后锥形液滴的尖端生成二维射流,射流最终由于Plateau-Rayleigh(PR)不稳定性而破碎成一维的微尺度液滴。由液体锥尖流生成的微小射流和液滴尺寸较小且均匀可控,在农业生产、食品加工、药物制备、喷墨打印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价值。相关研究表明,液体锥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球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增高,至2017年,癌症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因素,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近年来国内癌症的负担不断加大,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是全球第一,其中中国发病人数占全球发病人数的21.1%,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人数的23.9%。因此,亟需开发出新的癌症治疗方法与手段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癌症治疗新方法的提出依赖于对癌症发病机制的深度探索,而目前关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来源于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中化石燃料及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因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而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大气中常见的半挥发性有机物(sem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SVOCs),PAHs在大气中以气态和颗粒态的形式存在,其气粒分配行为影响干湿沉降和大气远距离传输等过程,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