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野生动物的长期研究使得人们开始反思对这些物种保护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研究表明人为干扰,特别是野生动物旅游,尤其当这些是灵长类动物时,会造成消极影响。当动物受到某种刺激时,其机体会通过HPA轴释放皮质醇激素,来增加机体抵御伤害的能力。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是生活海拔最高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我国特有物种。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对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响古箐区域的人工辅助投食滇金丝猴群,采用扫描取样法、焦点动物取样法、全事件记录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从干扰源、生理学压力水平(Faecal glucocorticoid concentrations,FGCs)、应对策略三方面评估其压力。不同年龄/性别组个体,不同月份FGCs变化趋势相同,不同季节FGCs差异性不同。未成年(IM)组个体对人为干扰活动更加敏感,其FGCs显著性高于成年(AD)组。成年雄性(AM)组、成年雌性(AF)组、IM组旺季的FGCs均极显著低于淡季。AM组、AF组、IM组繁殖期的FGCs均极显著地高于非繁殖期。干扰源在不同季节,各主成分贡献率不同,所包含的干扰因子有所差异。对全年主要人为干扰因子(共9个参数)中提取了四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到69.560%。干扰因子对FGCs的影响主要与拍摄人数、游客人数、亮色衣服、车辆、最近距离、分贝、闪光灯有关,包含了干扰因子的大部分(7/9)。从行为上观察滇金丝猴对人为活动已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是皮质醇激素的检测结果表明:不同个体的FGCs与3类人为互动行为中性行为Neutral、攻击性行为Agressive、投食行为Feeding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在人发出的3类8种互动行为中,FGCs与拍摄、投食、靠近、威胁、其他5种人为互动行为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人猴交互行为中,均以中性行为为主。滇金丝猴的回应行为以注视Staring、逃离Escape、威胁Threat、警惕Vigilance、警告Warning为主。滇金丝猴的四类回应行为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但人猴交互行为并不总是单一的,伴有低频率的组合行为出现(人5.42%、猴2.86%)。在受到刺激时,滇金丝猴的回应策略因不同年龄/性别组、不同距离等级而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个体年龄越大,对人为干扰活动的适应性越强。不同年龄/性别组个体回应行为的频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中性行为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排斥行为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对婴幼猴(In)组的2017年、2016年个体方差分析后发现,不同回应行为的频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性,适应性在逐渐增加。不同距离等级时(Ⅰ、Ⅱ、Ⅲ),滇金丝猴的四类回应行为:中性、友好、排斥、组合行为的频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距离等级为Ⅰ时,排斥行为的频率最高(54.14%)。且FGCs与最近距离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在面对不同类型的人为互动行为、不同距离等级时,滇金丝猴以不同焦虑水平的回应策略面对干扰。且这些回应行为并不总是单一的。填写有效问卷调查表1438份,对象为到达观猴点的全部游客,随机选取不同年龄、性别的独立个体。调查发现,游客的保护意识强,但是对于该物种的认识较浅。认识是保护工作的前提。人类对于滇金丝猴仍是一个危险的存在,为了保护自己它们必须做出适应性的改变,这是保证其生命活动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些结果对提高滇金丝猴的适合度、改善动物保护与管理有着积极意义。可用于通知当地的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类似情况的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