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业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这是一个城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发展所必然出现的趋势。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被妥善安置就业、适度协调转移,直接关系到我国众多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命运,关系到我国农村改革进程的顺利与否,关系我国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本文以马克思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思想为基本理论前提,立足于国家现实;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及现状;提出在马克思理论指导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模式和路径。为新时期我国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关于剩余劳动力的基本思想:他认为城乡分离和资本占领农业是农业劳动力产生的源泉,因为它促使农业劳动力分化为农业雇佣工人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变为工业雇佣工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科学预想:城市工业迁往乡村而实现乡村工业化与非农化;二是农村经济中自发形成的乡村工业化与非农化。当然一百多年后,无论是生产方式、经济形态,还是社会制度都与马克思经典理论诞生时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所以马克思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理论体系也需要在时代变迁中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对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并给予理论依据和解决途径。本文第二章详细阐述了我国自建国以来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并从中分析出这些成果与马克思理论之间的潜在联系,既充实了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也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成领域和经济实践过程中的指导性地位。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数量多,还面临着转移的困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其相关制度的制约、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不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低,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等因素,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窄,不能进行合理有效地转移。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本文从马克思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一些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途径:一方面加快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深入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模式;其次,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增强农业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个体素质。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将马克思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应用于我国现阶段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探索中,从而提出更合理、更适合我国国情的转移措施和转移模式,提高农业剩余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全面稳定发展,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