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粮食生产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耕地数量的变化关系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甚至政治安全,耕地资源稀缺已经成为制约粮食安全的瓶颈。我国拥有13多亿人口,而且数量还在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造成农用地大量流失。耕地与人口的反向发展造成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减小,对粮食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只有切实保护好耕地,才能有效地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山东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也是全国13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其生产的粮食不仅要满足省内人民的需求和消费,还要向粮食生产不足的省区提供粮食以满足其消费和需要。由此可见,山东省的耕地数量变化对于稳定我国粮食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速度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资源受到工业和城市土地利用的竞争,大量耕地被非农利用。同时由于水土流失、工业废物排放、农药化肥大量使用,也影响了耕地质量和粮食品质。基于此,本文以山东省为例,依据山东省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统计资料,分析了山东省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并结合相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对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13个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山东省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的结论,其中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其次为农业科技进步;二是对山东省的粮食生产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是影响粮食总产的主要因素;三是将耕地与粮食生产二者结合起来,分析耕地数量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从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三方面入手;最后,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对耕地保护机制进行了探讨,以其为今后合理并有效利用耕地资源提供借鉴和政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