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暴雨等级与频率也呈持续增加的趋势,相应的城市暴雨产生的内涝频率及造成的灾损也明显加剧,内涝灾害已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城市内涝成因机理分析并对内涝风险进行评估,为我国城市内涝治理、水生态文明以及内涝灾害防范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
(1)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灾害预警四个角度对内涝灾害的形成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为构建省域防涝减灾能力评估体系、开展省域防涝减灾评估理论与方法提供依据。
(2)探讨了熵权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省域防涝减灾能力评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再以熵权TOPSIS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熵权TOPSIS-PCA耦合评估体系,完善了省域防涝减灾能力评估理论体系。
(3)采用熵权TOPSISI-PCA耦合优化评估模型,筛选出25个评估指标,对31个待评价省域的防涝减灾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得到的结果对31个省域的防涝减灾能力进行分析。
(4)建立研究区一、二维耦合排水模型以得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数据。经过模型率定与验证,设计1a至5a的低重现期降雨分析研究区管网与节点的运行状态,并通过10a至100a的高重现期暴雨模拟得到研究区的积水深度、积水时间、积水面积情况,为后续内涝风险评估提供基础。
(5)在Arcgis中利用栅格计算器工具实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矩阵求解过程,以网格单元和汇水区单元作为评价单元进行栅格图层的叠加运算,最终求得研究区在50a一遇下的暴雨内涝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整体风险分布态势为中间高、周边低,高风险与低风险等级所占区域面积最大,其中高风险等级区主要分布在新华路片区、建设大街与渤海西路交叉路段、新海东路片区及迎宾大街工业区,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针对研究区内涝风险评估结果,从城市建设与灾害预警的角度提出一系列内涝灾害的预防措施,为完善城市防涝减灾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1)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灾害预警四个角度对内涝灾害的形成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为构建省域防涝减灾能力评估体系、开展省域防涝减灾评估理论与方法提供依据。
(2)探讨了熵权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省域防涝减灾能力评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再以熵权TOPSIS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熵权TOPSIS-PCA耦合评估体系,完善了省域防涝减灾能力评估理论体系。
(3)采用熵权TOPSISI-PCA耦合优化评估模型,筛选出25个评估指标,对31个待评价省域的防涝减灾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得到的结果对31个省域的防涝减灾能力进行分析。
(4)建立研究区一、二维耦合排水模型以得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数据。经过模型率定与验证,设计1a至5a的低重现期降雨分析研究区管网与节点的运行状态,并通过10a至100a的高重现期暴雨模拟得到研究区的积水深度、积水时间、积水面积情况,为后续内涝风险评估提供基础。
(5)在Arcgis中利用栅格计算器工具实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矩阵求解过程,以网格单元和汇水区单元作为评价单元进行栅格图层的叠加运算,最终求得研究区在50a一遇下的暴雨内涝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整体风险分布态势为中间高、周边低,高风险与低风险等级所占区域面积最大,其中高风险等级区主要分布在新华路片区、建设大街与渤海西路交叉路段、新海东路片区及迎宾大街工业区,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针对研究区内涝风险评估结果,从城市建设与灾害预警的角度提出一系列内涝灾害的预防措施,为完善城市防涝减灾体系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