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业进步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原动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很多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良学习习惯,这些不良学习习惯影响了小学生的知识掌握度,造成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不利于他们长期发展。当前关于不良学习习惯矫正的研究主要是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为主,针对各学段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并不适用所有的学校,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特别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占学生总数大约85%的农村公办小学。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生活的特殊性,在随迁子女学习习惯培养方面客观地存在着欠缺。班主任如何面对新挑战,矫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良学习习惯的研究,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进行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内关于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研究现状,作为本文的文献基础,结合激励理论、罗森塔尔效应、条件反射、关键期、行为矫正学等理论,在二者的基础上,分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不良学习习惯的内容,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初步编制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在对X校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X校的部分班主任进行了访谈之后,笔者确定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良学习习惯的现状。总体来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良学习习惯的情况比较严重,但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又因人而异,多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不良学习习惯主要集中在个别方面。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良学习习惯主要是:不良的学习卫生习惯、不良的学习认知习惯、不良的学习个性习惯三方面。矫正方面,班主任主要是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影响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和孩子的学习态度,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的能力从而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最后,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思考,为矫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良学习习惯,结合对学校班主任的访谈,从班主任工作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矫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