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共聚方法调节共轭聚合物的发光颜色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电化学共聚法由于具有能够在电极上直接生成聚合物膜、膜的厚度可以通过电量来控制、电极上的聚合物膜可方便地通过电化学或波谱方法研究等特点,其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电化学共聚法在0.1 M四丁基高氯酸按(TBAP)/乙腈电解质中制备了对二乙氧基苯—3,4-乙撑二氧噻吩(Poly(DEB-EDOT))、对二乙氧基苯—3-甲基噻吩(Poly(DEB-MTh))、芘—3,4-乙撑二氧噻吩(Poly(Py-EDOT))和芘—3-甲基噻吩(Poly(Py-MTh))四种发光共聚物,并对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DEB-EDOT、DEB-MTh、Py-EDOT和Py-MTh单体混合物的循环伏安(CV)聚合曲线和所得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均证明了生成的物质为共聚物而不是均聚物的混合物。不同扫描速率的CV曲线表明:Poly(DEB-EDOT)、Poly(DEB-MTh)、Poly(Py-EDOT)和Poly(Py-MTh)四种共聚物的峰电流与扫描速率成正比,且膜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性质。另外膜经过在氧化态和中性态之间的循环扫描,阳极峰电流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四种共聚物在氧化铟锡(ITO)玻璃上的表面形貌:Poly(DEB-EDOT)和Poly(DEB-MTh)中,由于EDOT或MTh组分的加入,可有效改善PDEB的表面形貌,使共聚物膜均匀而致密;而Poly(Py-EDOT)和Poly(Py-MTh)的膜与两均聚物膜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探讨了四种共聚物的光学性能。紫外-可见光谱数据表明:随着投料组分中EDOT和MTh的增加,共聚物的紫外吸收峰均有不同程度的红移;另外当聚合电位增加时也会导致紫外吸收峰产生红移,但四种共聚物中Poly(Py-EDOT)和Poly(Py-MTh)的红移不很明显。荧光光谱数据表明:Poly(DEB-EDOT)随着EDOT的组分增加,共聚物发射波长有明显的红移。Poly(DEB-MTh)中,MTh的加入使发蓝光的PDEB的发光波长红移,并且在400 nm~550 nm处出现较宽的发射峰。Poly(Py-EDOT)和Poly(Py-MTh)的荧光光谱随着EDOT和MTh组分的增加,发射波长也出现了的红移现象,但与Poly(Py-EDOT)和Poly(Py-MTh)的红移程度相比,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