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从行政区域上看,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和四会市等14个县市。形成了珠江三角洲东岸的电子信息产业带,西岸的以家用电器为主的耐用和非耐用消费品产业带。整个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增长方式正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工业、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化转型,初步形成了高起点的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体系,高标准、大规模的第三产业以及竞争力较强的主体产业群。由于珠江三角洲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并且具有靠近特区的独特优势,对我国实施对外开放和与香港经济成功对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的实践,使它们在全国率先建设成内外结合、工农结合、城乡渗透、开放式的现代文明地区,为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经验,从而推动全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促进全国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并形成珠江三角洲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模式一: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市场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珠江三角洲充分利用自身,成功地把握住了东亚地区技术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现已形成珠江东岸以生产电子通讯产品为主的IT产业带,西岸的五金家电产业带,它们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完善区域自身的市场体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市场体系。 这种模式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其所生产产品市场的外向型特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的制造业能力己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由于珠江三角洲具有丰富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国家鼓励香港到大陆投资的优惠政策,加之交通便利,许多港商就将工厂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前店后厂”经济合作模式。这表明:后发性国家不需要通过贸易保护的进口替代政策,可以利用比较优势,采取开放的经济政策,实现国内的工业化;二是发展经济所需资金来源的外向型特征。由于独特的区位和政策优势,许多国外厂商纷纷到珠江三角洲投资建厂,广东省多年来都是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省份,而其中的大部分都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外资的介入,繁荣了地区经济,优化了投资环境,为进一步引进外资创造条件。 模式二:点域发展梯度推进的空间组合经济发展模式 点域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是一种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珠江三角洲实施的这一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鼓励一部分人及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实践。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内,分布着诸多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城市,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第一空间增长极。以深圳、东莞的电子通讯制造业;珠海、顺德的五金家电制造业;广州、佛山的机械、化工、建材等大型行业为产业增长点,在空间上形成了更加广泛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区域经济网,并通过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和完整的产业链。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扩散效应向周边城市和地区转移,形成二级、三级乃至更多的增长级,从而推动珠江三角洲经济,实现广东省经济梯度推进的发展战略。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给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带来大量负面效应,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污染严重等一系列“极化病”。这也为梯度推进,实现珠江三角洲共同繁荣创造了外部动因。 模式三:以引进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必将成为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分为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两种。 (1)珠江三角洲主要是利用东亚技术转移的机会,通过合资、合作经营,引进先进技术,使其根植与本土经济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造和创新,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在经济发展初期,珠江三角洲以先行者的胆识,在资金、技术短缺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模式,奠定了其产业基础,完成了初期的原始积累,进而形成技术创新的理念。珠江三角洲东岸深圳、东莞、惠州就是这种模式的实践者,使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2)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高速发展,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人们认识到只有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具有不断创新能力,才能保证企业取得长足发展。为此,许多企业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科研部门,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研机构,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成生产力。美的企业集团自行成立企业技术中心,控制技术方面分别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一流高等学府进行合作。格兰仕成立“微波炉研究中心”,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均设有分部。类似企业在珠江三角洲有很多。它们为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加工产品为主,目前市场己趋于饱和,竞争极为激烈,.轻工业、装配工业生存环境的恶化,使之己树立起来的“世界工厂”的形象开始弱化。近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