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涤纶长丝卷绕机上,锭轴、卷装、接触辊所形成的转速、卷装质量时变,柔性支承参数频变且结构耦合的高速柔性转子时频变系统的动力学问题是卷绕机产品动态设计理论与技术的关键,也是制约国产卷绕机研发的主要瓶颈。本文从其应用基础理论出发展开研究,以期揭示卷绕机动力学特性和核心技术问题。根据目前生产工艺,涤纶长丝卷绕线速度可高达6000 m/min。在卷绕过程,随着长丝卷绕量的增加,卷装直径逐渐增大至满卷尺寸,而锭轴则从最高工作转速降到最低卷绕转速以保持卷绕线速度恒定。当初始卷绕直径为105mm时锭轴最高转速达18189r/min,而直径为65mm的对应接触辊转速更高达29382 r/min。卷绕机完成单一周期的卷绕任务需要经历5个不同阶段过程,除其中最后的落卷阶段外,其余4个阶段中转子系统均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特性:在空管快速启动阶段和满卷降速停止阶段,锭轴转速时变,橡胶圈柔性支承参数频变,而其质量与转动惯量不变;在卷绕过程阶段,随着卷装直径的增大,不仅转速、质量、转动惯量时变和柔性支承参数频变,而且还存在“锭轴-卷装-接触辊”间的刚柔耦合;只有在空管最高转速点保持阶段,锭轴才属于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所研究的参数恒定的柔性支承转子系统。显然该卷绕转子系统可谓是具有时频变特性的复杂转子系统。本文围绕高速卷绕转子系统的时频变特性以及参数调控展开研究:(1)分析典型卷绕机的结构组成,剖析卷绕机理、工艺过程,阐明单一卷绕周期内系统不同阶段的运动特性及工艺要求。(2)采用Timoshenko梁单元,建立各组件转子有限元模型和动力学方程;进而引入支承耦合和各组件转子配合关系,建立锭轴系统有限元模型和动力学方程;最后通过“锭轴-卷装-接触辊”的耦合关系,建立了整个卷绕转子系统全运动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和动力学方程。(3)采用受迫非共振法的原理试验测取了“O”型橡胶圈支承刚度和阻尼,并拟合出橡胶圈支承参数频变特性曲线以及参数拟合计算式,为仿真分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打下基础。(4)分析各组件转子通过耦合形成转子系统后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等的构成原理和过程。针对卷绕系统具有时频变特性,提出求解系统动力学响应方法,并采用Matlab编制可适应具有时频变特性的Newmark直接积分法函数和锭轴、卷绕系统动力学响应计算程序。(5)建立“接触辊-卷装”的接触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求取接触耦合刚度与丝层变化的函数关系。对单一卷绕周期内依次、连续进行4个阶段动力学特性计算和分析,揭示了在不平衡质量激励下卷绕系统的动态响应幅频特性,并从中可知系统较大的不平衡响应幅值是发生在锭轴快速启动阶段,进而指出调控不平衡响应的重点应放在此阶段。(6)调节卷绕转子系统相关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对比参数调整前后系统不平衡响应,表明合理调整相关参数来控制系统的不平衡响应幅值行之有效,并给出了相应的调控方法。(7)对一实例卷绕转子系统进行分析,指出该卷绕机不能达到既定的高卷绕速度而只能降低转速进行工作的原因,以及通过调整工作转速区以使该卷绕机能正常工作的可能性。这些分析得到了相应试验验证和产品在实际工作中的检验。全文研究创新点在于:①建立了考虑时频变参数影响和“锭轴-卷装-接触辊”耦合关系的全运动过程系统模型,可有效分析研究高速卷绕转子系统完整卷绕周期内的动力学性能;②测试了“O”型橡胶圈的柔性支承参数频变特性曲线;分析了“接触辊-卷装”的接触耦合刚度与丝层厚度的函数关系;编制了卷绕转子系统数值计算程序,分析了单一卷绕周期内的系统动力学性能,全面揭示了高速卷绕转子系统在不平衡质量激励下的动态响应幅频特性;③提出通过调节卷绕转子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可有效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卷绕转子系统动力学参数打下坚实基础。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卷绕转子系统动力学性能,指导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卷绕机产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