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半夏泻心汤为《伤寒论》名方,临床医家常用之一,经加减后能治疗不同病证,为了整理各家加减法经验,故立题研究近代医家运用半夏泻心汤类方的有效病案,通过属性偏序结构图分析,归纳和比较不同加减法(主药和加味药)的症状体征的关系,从中分析近代医家对半夏泻心汤类方加减法的临床运用经验,而对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行组间比较研究为本课题创新点。方法:收集近代从1960-2017年间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期刊文献有关于运用半夏泻心汤类方的有效病案报导,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规范化表达、主药分组处理,建立半夏泻心类方有效病案总数据库,以此库为对象,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大数据知识发现方法,制成各“对象-属性”形式背景,并交由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洪文学教授研究团队制图,主要对各主药分组(重用组、原方组、减量组、去药组)和加味药的症状体征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行组间症状体征对比,寻找组间共同症状体征与组间症状体征差异规律,并以卡方检验作为佐证,分析近代医家对半夏泻心汤类方的临床运用经验。成果:研究最终收录689例本类方有效病案,其中原方用量无加味病案只有2例,原方或再加味组有11例;收录病案以主治脾胃系相关疾病为主(64.2%),辩证多为寒热错杂(50.9%)和脾虚证(40.0%),患者多以脾胃系症状体征为主;在收录病例中,患者均多以上腹不适为主,原方无加味组多伴便溏,原方或再加味组“多兼嗳气”;类方组患者“以苔黄、上腹不适、纳呆、苔腻为主、多兼便溏、舌红、疲倦”。各主症分组共30分组,对各主药分组间主症结果进行比较,半夏4组主症均涉及上腹不适和便溏,重用组和原方组主症均涉及苔黄、苔腻、疲倦,去半夏组“以腹痛为主”,其它3组主症均无涉及腹痛;干姜4组主症均涉及上腹不适和苔黄,重用组主症“多兼喜按或兼苔白”而不涉及苔腻,原方和减量组以纳呆、便溏为主,去干姜组不涉及疲倦;黄连4组主症均涉及上腹不适、苔黄、苔腻,去黄连组不涉及便溏;黄芩4组主症均涉及上腹不适和苔黄(为主或多兼),原方组和重用组以苔腻和舌红为主;参药4组主症均涉及苔黄、上腹不适、恶心、苔腻,重用组和原方组涉及纳呆、疲倦、便溏(为主或多兼);甘草4组主症均涉及苔黄、纳呆、苔腻(为主或多兼),重用组以口疮为主而主症不涉及上腹不适;大枣3组主症均涉及上腹不适、苔黄、纳呆、苔腻、便溏(为主或多兼),去大枣组以舌红为主,原方组以疲倦为主;生姜3组主症均涉及上腹不适、苔黄、苔腻、舌红,非少量生姜组主症不涉及恶心和纳呆。从另一角度分析,除减量半夏组和去半夏组主症不涉及苔黄,其余28组主症均涉及苔黄,除重用甘草组不涉及上腹不适外,其余29组均涉及上腹不适。加味药种类共261味,首三位(不包括党参)频数最高的加味药份分别为茯苓,白术和陈皮/橘红,集中观察常用的52味,对观察加味药间主症结果进行比较,主症涉及胃痞共41味加味药,其中只有陈皮/橘红和竹茹2味在频率分析有统计学差异;主症涉及苔黄有15味,其中瓦楞子,三七,厚朴,苍术在频率分析有统计学差异;主症涉及纳呆共28味,其中只有党参、鸡内金、神曲3味在频率分析有统计学差异;主症涉及苔腻共28味,其中只有党参、延胡索、薏苡仁3味在频率分析上有统计学差异;主症涉及便溏共9味,分别为党参,茯苓,白术,黄芪,山药,神曲,苍术,薏苡仁和防风,均在频率分析上有统计学差异;主症涉及舌红共15味,其中党参,栀子,旋覆花,代赭石和麦冬5味的频率分析有统计学差异;主症涉及疲倦共6味,其中党参、黄芪、白术、附子/川乌、酸枣仁在频率分析有统计学差异;主症涉及上腹痛共15味,分别是柴胡、白芍、枳实、延胡索、佛手、蒲公英、丹参、三七、吴茱萸、砂仁、神曲、麦芽、白芨、乌贼骨,在频率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主症涉及反酸共5味(吴茱萸,浙贝母,乌贼骨,瓦楞子和白芨),并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通过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初步挖掘和整理得出近代医家半夏泻心汤类方(包括原方)的基本用法(所治病种,证型与主症),以及医家共性的加减法规律(各主药分组和常用加味药的主症结果);在主药组间主症结果的初步分析,以下各项同时符合组间频率分析的卡方检验:去半夏组以腹痛为主(P<0.01),重用干姜组多兼喜按(P<0.001),或兼苔白(P<0.05),重用甘草组以口疮为主(P<0.001)和主症不涉及上腹不适(P<0.05)。属性偏序结构图强于发现属性间的共性规律(主症),能对各属性偏序结构图间进行组间比较,可发现主药组间主症明显差异和共有主症(背景因素),及各加味药间的主症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