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长白山野猪为父本,以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为母本进行杂交。第一代杂交猪(简称野莱F1猪),其肉质鲜嫩、野味浓郁、风味独特、瘦肉率高、脂肪低、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喜爱的绿色保健食品。为了研究野莱F1猪独特肉品品质的形成机理,揭示肌内脂肪的沉积规律和调控机制,本课题选取野莱F1猪和长×大白猪(各40头,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在20、35、50、70、90 kg五个体重阶段采取背腰最长肌、背膘脂肪和肝脏,运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两种猪胴体品质、肉质性状和组织学性状、肌内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及肌肉、脂肪和肝脏组织中五种脂肪代谢酶活性的体重发育性变化,运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肌肉内MDH和LPL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运用生物学统计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脂肪代谢酶活性及基因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胴体品质及肉质组织学性状:结果表明两种猪的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没明显的规律性;在90kg体重阶段,野莱F1猪的胴体长、瘦肉率和臀腿比例都要高于长×大白猪,剪切值要低于长×大白猪;野莱F1代猪的肉色、大理石纹评分好,失水率、滴水损失和剪切值低,说明F1代猪肌肉的色泽、多汁性和嫩度好。
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野菜F1猪和长×大白猪体内肌内脂肪含量的发育性变化相同,皆表现为从20kg体重开始上升,到达50kg体重之后开始下降,70kg体重之后再次上升直到90kg;在各个体重阶段野莱F1猪体内的肌内脂肪含量都要高于长×大白猪;野菜F1猪肌内脂肪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随着体重的增加呈现出由低到高之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50kg体重阶段达到最高水平且与其它各体重阶段相比差异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随着体重的增加表现出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趋势,50kg体重阶段达到最高水平且与其它体重阶段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随着体重的增加表现出由高到低之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表明,野莱F1猪和长×大白猪肌内脂肪含量与PUFA∶SFA皆成显著性负相关(r=-0.91,P<0.05)。结果提示,肌内脂肪的沉积量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脂肪中的含量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高含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会抑制肌内脂肪的沉积。
脂肪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三种组织中野莱F1猪体内的FAS活性都要高于长×大白猪,脂肪组织中的FAS活性要显著高于肌肉组织和肝脏组织(P<0.05);野菜F1猪体内的MDH活性整体来说都要高于长大白猪,脂肪中MDH活性显著高于肌肉组织和肝脏组织(P<0.0l);三种组织的ICDH活性在野菜F1猪和长×大白猪体内基本相当,但是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活性要高于脂肪组织中的;两种猪体内HSL活性的发育性变化相同,脂肪组织中的HSL活性要显著的高于肌肉和肝脏组织(P<0.05);野菜F1猪和长×大白猪体内三种组织中LPL活性随着体重的增加皆表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野莱F1猪的LPL活性都要高于长×大白猪,两种猪体内脂肪组织中的LPL活性显著性的高于肌肉组织和肝脏组织(P<0.05);相关分析表明,野莱F1猪肌肉组织中的FAS、LPL的活性与肌内脂肪含量成极显著(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脂肪组织中ICDH和LPL成显著正相关(P<0.05),肝脏组织中MDH和LPL成显著正相关(P<0.05),FAS和ICDH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提示,肌肉内脂肪的沉积是由肌肉、脂肪和肝脏组织中脂肪代谢酶共同调节的;可以通过控制体内脂肪代谢酶活性来调节肌内脂肪的沉积。
MDH和LPL mRNA表达:结果表明,随着体重的增加,野莱F1猪和长×大白猪肌内MDH基因表达在20-70 kg阶段成上升趋势,在70-90 kg阶段成下降趋势;野莱F1猪和长×大白猪肌内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相同,随着体重的增加皆成持续上升的趋势。总体上野莱F1猪两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各体重阶段都要高于长×大白猪。相关分析表明:野菜F猪MDH mRNA和LPL mRNA表达均与肌内脂肪含量成显著正相关(P<0.05),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UFA∶SFA)成不相关(P>0.05);长×大白猪MDH mRNA和LPL mRNA表达分别与肌内脂肪含量成不相关和显著正相关(P>0.05和P<0.05),分别与PUFA∶ SFA成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负相关(P<0.01和P<0.05)。结果提示:猪肌内MDH、LPL基因表达皆具有明显的体重发育特征;可以通过控制猪饲料中PUFA的含量来调节猪肉中PUFA的含量,从而影响MDH、LPL的基因表达,达到调节肌内脂肪含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