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在学校数量、学生人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传统教育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旅游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材、一流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体现在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和高品位等方面,并具有前沿性、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旅游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立一批优秀的示范性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自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启动以来,旅游管理专业共建成1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36门省级精品课程,形成了国家、省市和院校三个层次的联动局面。这些课程建设在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精品课程分布不均衡、“双师型”教师不丰富、教学内容不够完善、教材建设缺乏适应性、教学方法改革不彻底和教学实践开展不充分等问题。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在实践中凸显的问题,本文在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和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对策探讨,认为应首先明确课程地位,选择旅游管理专业中的主干基础课程或是核心课程进行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优秀团队,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同时将理论与实践并重,不断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选择优秀教材质量,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来整体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最后,以辽宁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的《旅游文化学》精品课程为例,介绍了《旅游文化学》课程设置状况,并在分析《旅游文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差距,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旅游管理专业精品课程的未来建设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路,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