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板市场是仅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市场,其主要目的是为中小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解决高科技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规模小的难题,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这是各国政府加强推进科技化信息化进程的有力措施,也是7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鼓励创新的产物。从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的NASDAQ中小板市场创建以来,以美国为首的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本国的创业板市场。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在经历了十年的准备时间后于2009年9月份推出,沿用了主板市场的规范和估值方式,推出一段时间后的实践表明这些方式对于创业板来说并不是十分适合,股市出现了一些动荡。由于创业板不同于主板市场,创业板具有其本身的特点,高风险,高成长性的特征使得在主板市场普遍适用的定价方法在创业板市场不一定适用。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使参与双方实现双赢的股票价格成为了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首先对股票IPO定价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分别从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和IPO发行前后的现象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国际上通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有三种:传统现金流贴现模型,相对估值法,期权估值法,并且简单的介绍了三种方法的内容。而后介绍了IPO前后通常会出现的现象,包括IPO发行抑价,IPO长期弱势,IPO热销三种现象,并且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层次分别介绍现阶段学者的研究成果,国内研究结论显示我国的证券市场也存在国际上常见的三种现象。然后从理论出发,详细研究了企业价值评估的三种方法——现金流贴现模型,EVA估值模型,市盈率估值模型,并对这三种模型的优缺点以及在我国主板市场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传统模型的分析,发现三种模型都有与之相适合的市场情况,然后对我国的创业板特点进行了分析,我国的创业板具有规模小,投资风险大,股权过多向个人集中,高新技术企业众多,绝大多数企业处在起步成长阶段,科技先导性强,全部股份可以全部流通等特点,根据对创业板特点的分析发现市盈率模型的适用性会很好,但是需要对影响市盈率大小的因素进行适当的修正以符合创业板的要求,然后提出了适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修正市盈率定价模型,将影响市盈率的参数分为概念风险参数,两板相关性参数,行业前景参数,科学技术参数,经营参数,并用系统风险系数进行整体的调整,最后将修正市盈率模型应用于创业板市场中的某家上市公司中去,对影响该公司的各项参数进行估计,选用的均是我国证券市场已公布的公开的市盈率信息,通过运用修正市盈率模型对其股票价值进行分析,得出该企业股票的合理区间。
本文对我国主板市场定价方式进行整体性分析,研究我国主板市场IPO定价方式的发展轨迹,从行政绝对定价阶段,控制市盈率阶段到协商定价阶段和询价阶段进行过渡,研究了四个定价阶段的股票价格和在这期间市场及政府监管层在定价方面的主动权的变化趋势,以及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并且对国际上常用的创业板定价发售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分别是固定价格方式,累计投标方式,竞价方式三种方式,并分析了这些定价发售方式对于价格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创业板市场定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的创业板市场整体估值偏高,透支未来的高成长性预期;发行市盈率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创业板高转增条件下的不确定性等问题。通过以上的研究经过总结的得出结论,中国主板市场虽然走一条逐渐市场化的道路,然而市场化的程度不是很高,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股票的价格要逐渐向完全市场化迈进,政府逐渐退出定价过程,由市场决定IPO价格,与此同时监管部门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甩掉政策市的帽子,并且寻找更加开放的定价发行方式。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改进创业板定价的措施,包括推进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以及完善IPO定价方式的合理化建议:要加快证券市场化进程;由市场决定创业板IPO;强化中小创新型企业上市的审核机制;弱化公司规模要求,强调服务内容和交易制度的创新;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从这四个方面对我国创业板市场进行规范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