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股票市场全流通进程加快,全流通成为市场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情形下,许多公司原非流通股全流通后,纷纷遭遇原持有这些非流通股股东减持,而且减持程度大小不一。 本文将对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减持的动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细致考察大股东减持的影响原因,挖掘大股东在公司全流通后减持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把握大股东的交易行为,有助于监管层更好地应对减持难题,以便能在实践过程中采取适当措施,促进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全流通后大股东减持行为是公司股东对企业价值、企业所在行业前景和整个经济形势发展缺乏信心的反映。 本文分别从公司当前业绩情况、公司未来投资价值、公司治理水平和市场影响四个方面探讨影响大股东减持行为和减持程度的因素。 本文有如下研究结果: (1)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与大股东减持比例负相关。当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良好,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高,每股收益大,公司大股东减持的强度则相对较小。反之,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较差是,就会遭遇较高强度的大股东减持。 (2)公司托宾Q值越大、公司历史侵占水平越高,大股东减持比例越大。上市公司股东对公司未来投资价值不看好的程度,直接反映在其减持的力度。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不看好,大股东减持的比例也就越大,反之。 (3)在上市公司全流通前,外部持股比例越高,全流通后大股东减持比例越小。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也影响着公司大股东在全流通后的减持行为。当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较高时,在全流通后遭遇大股东减持的程度相对较弱。 (4)上市公司解禁数量越多,持有者抛售股份出逃的心理因素更强,大股东减持的欲望更加强烈,大股东减持比例越大。上市公司向市场释放的解禁股越多,造成的波动也越大,对原非流通股股东造成的心理影响越大,遭遇大股东减持的程度越严重。 (5)遭遇原非流通股股东解禁后减持最多的三个行业是制造业、信息技术业和房地产业。股票波动风险和财务杠杆对信息技术业大股东减持有重要影响;股东减持现象严重的制造业,是投资者对我国制造业前景不看好的直接反映;房地产业公司大股东减持的现象说明房地产业受到政府管制较为严重,“限购令”的实施确实产生了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