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双塔连体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层双塔连体结构是近年来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高层结构形式,通过连接体将两个独立的单体结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属于不规则结构,其受力性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将QR法和有限元法相结合,较系统地研究这种结构形式的静力性能、动力特性以及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响应。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建立了与两端主塔弹性连接的平面及空间连梁单元的力学模型,考虑了连梁与主塔的轴向及转动的弹性连接,推导了该组合单元的刚度矩阵。   2.利用两端弹性连接的连梁组合单元模型,建立了连体结构(平面模型)静力弹性分析的QR法计算格式,并编制了相应的C语言程序,利用该程序对典型的双塔连体结构算例进行静力弹性计算,分析了连体与塔楼的连接方式、连接的刚度、连体的数量以及连体的位置、主塔是否对称等因素的对双塔连体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   3.采用塑性铰模型,并考虑结构的二阶效应,建立了双塔连体结构(平面模型)二阶弹塑性静力分析的QR法计算格式,设计了相应的C语言程序,通过对典型算例的二阶弹塑性分析,可获得双塔连体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以及整个加载过程的变形及塑性开展情况,并分析比较了不同连接方式对结构承载能力、变形及塑性分布的影响。   4.考虑连梁与两端主塔的弹性连接,建立了高层双塔连体结构动力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结构的动力特性,并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时程响应;针对对称和非对称的两个双塔连体结构算例,各进行了8种工况的动力分析,根据计算的结果,分析总结了连接方式及连接刚度、连体位置以及主塔是否对称等因素对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强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进入弹塑性工作状态,静力弹塑性分析即Pushover法作为一种结构非线性响应的简化计算方法,已经成为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传统的P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饮用水水质的重视,传统饮用水消毒处理工艺已经很难达到新的水质标准要求。臭氧作为高效的氧化剂和杀菌剂,以其良好的处理效果已经成为饮用水深度
目前在结构损伤识别领域,利用结构静力响应数据的变化或者动力特性的变化进行损伤识别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很多学者在这些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工作,得出了不
目前,人们对更清洁、更环保的燃料的需求逐年增加,液化天然气(LNG)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因此,LNG的存储问题十分重要,I.更大、更经济的LNG储罐;II.更安全、更稳定的LNG储
本文利用广义坐标法基本原理对直腹板断面的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弯曲和扭转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按照Timoshenko梁弯曲理论,推导出考虑波形钢腹板剪切变形的弯曲刚度计
随着当今对既有建筑和工程结构进行加固改造的迅速增加,促使新兴加固方法的不断涌现。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砂浆(PVA-ECC)加固法就是一种对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的新技术。该加固方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作为楼面的建筑在我国仍然大量存在。开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火灾性能研究,对于这类建筑火灾时的应对及灾后的修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17块
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和斜拉桥之间出现了一种新的桥梁结构形式——矮塔斜拉桥。矮塔斜拉桥兼有斜拉桥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双重结构特点,是介于
由于具有美观轻巧的外形、经济耐用的结构和便于施工等特点,双曲拱桥成为我国60~70年代修建最多的拱桥形式之一。由于当时的桥梁结构设计水平和荷载标准偏低,结构用钢量较少,大部
智能隔震技术因其较小的能源需求和较优的减震效果已成为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磁流变阻尼器(MRD)因其动态范围宽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智能隔震结构的研究中得到更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