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学者认为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难点,并且认为在诗歌的翻译过程中会失去诗歌原本的某些内涵。日本最短的诗歌——俳句,无论在格律、形式、还是语言上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因此,俳句的汉译也成为了日本文学翻译的一个难点。俳句是以“5-7-5”的形式流传于世界各地的。日本的俳句是在五四时期传入中国的。此后,中国的众多学者及翻译家开始探索俳句的汉译。在俳句汉译过程中,众多学者大多围绕俳句的形式翻译及俳句的可译性等问题来进行研究。迄今为止,关于俳句的汉译是否定型及俳句能否翻译这些问题在俳句学界尚未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在长年的俳句研究过程中,许多翻译学者通过自己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俳句汉译经验。但是,目前为止的研究都没有在一个系统的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多数研究都是根据翻译家自身的经验而进行的。许渊冲翻译理论作为诗歌的翻译理论而被人们广泛熟知。这个理论包含了很多翻译论,可以将其归纳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不言而喻,许渊冲翻译理论已在翻译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研究表明,许渊冲翻译理论在英汉诗歌翻译过程中已被验证和接受。日本的俳句隶属于诗歌,那么适用于英汉诗歌翻译的许渊冲翻译理论是否也适用于俳句的汉译。本论文采用许渊冲翻译理论的“三美论、三化论、三之论”这三个角度来探讨其翻译理论在俳句汉译中的接受情况,重新诠释并论证了俳句的汉译,进一步探索俳句汉译的发展趋势。本论文包括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问题,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对象、方法,并概述了先行研究。第二章阐述了许渊冲翻译理论和俳句的汉译情况,并从美学特征、翻译方法、目的意义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俳句汉译与许渊冲翻译理论的相容性。第三章通过许渊冲翻译理论在俳句汉译中的实现及引起的反思,具体分析了许渊冲翻译理论在俳句汉译中的接受程度。第四章探讨了俳句汉译的发展趋势,并对俳句译文进行了重新评价,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许渊冲翻译理论在俳句汉译中的接受情况。第五章对许渊冲翻译理论在俳句汉译中的接受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课题。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许渊冲翻译理论在俳句汉译过程中能够被接受,而且这个理论对于俳句汉译也有指导作用。特别是“三美、三化、三之”这三个理论在俳句汉译过程中的表现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三美论”在俳句汉译过程中的接受程度最为明显,“三化论”为了实现“三美”的效果,作为方法论在俳句汉译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三之论”在俳句汉译过程中的应用是最少的,接受程度也是最低的。另外,在俳句汉译时,“三美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俳句汉译过程中,当音美、形美、意美发生冲突时,应当把意美作为翻译的先决条件。并且应当正确选择“三化论”中的“等化、浅化、深化”的方法来处理翻译,实现译文的“三美”效果,尽量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三之论”主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译者应以在能使读者愉快地欣赏俳句的同时也应该以更能了解日本的俳句文化为目的来进行翻译。现在的俳句汉译在美学特征的翻译与读者地位的重视方面有所欠缺,今后要更加重视俳句美学特征的翻译以及读者的地位。当代文学翻译的社会中,读者地位显著提高,在进行诗歌翻译时,最好以面向读者,符合读者社会价值观为目的进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