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球是我国三大球中的传统优势项目,以中国女排为代表,曾经为国家多次获得过世界大型比赛的冠军荣誉,更有女排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高校作为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教育资源、科研资源等都是其他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北京市高校排球运动员从何而来,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训练情况是怎样,排球队的建设情况如何,体教结合的运动员培养模式应该如何有效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些都是急需我们体育工作者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北京市高校排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针对运动员和教练员设计了两份问卷,主要包括了运动员生源情况、学习和训练情况、经费和参赛情况等方面的问题。在2016年北京市高校排球联赛期间,对6支普通高校排球队(中央财经大学男排、中央财经大学女排、北京交通大学男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女排、中国政法大学男排、中国人民大学男排)和2支体育院校排球队(北京体育大学男、北京体育大学女排)进行调查。向运动员和教练员发放相应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对比分析了两类院校排球运动员的招生方式、生源情况、文化教育情况、运动训练情况和管理情况。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北京市高校排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通高校自办培养学生运动员的模式,另一种是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代表的体育院校培养模式。(2)普通高校培养排球运动员的优势主要在于:招收的运动员主要来自普通高中,运动员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一些,能相对轻松的应对文化学习;综合性大学的整体文化学习氛围更好,运动员能接触、学习到更多种类的专业和知识。(3)北京体育大学培养排球运动员的优势主要在于:招收的运动员主要来自运动队,运动员运动水平普遍较高一些;北京体育大学拥有更专业的运动训练和科研资源,运动员所学运动训练专业更适合运动员未来的工作发展;在运动队的保障环节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排球队配备有实习生队医。(4)目前北京市高校两种排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的共同问题主要有:高水平运动员生源不够充足、学训矛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奖励太少、队伍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其中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员的学训矛盾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