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以苯并[a]芘(BaP)和铜(Cu)为多环芳烃(PAHs)和重金属的代表物,利用筛选分离得到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开展单一和复合污染条件下BaP降解、Cu吸附,以及污染物对菌体细胞特性影响的研究,考察BaP分解代谢途径和菌体细胞内外的超微结构,综合分析S. maltophilia降解BaP的机制。这对建立PAHs-重金属复合污染微生物治理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S. maltophilia在含有BaP和Cu2+的培养基中48h后出现二次生长,在无机盐培养基中,菌体可以直接利用BaP作为碳源和能源促进生长,Cu2+的存在有助于其利用BaP。随时间延长,S. maltophilia对BaP和Cu2+的去除呈上升趋势,溶液中BaP和Cu2+的浓度从4h开始快速减少,同时菌体细胞内污染物含量逐渐增加,48h之后趋于稳定。到第5d胞内BaP浓度为0.14mg·g-1,而菌体细胞内外Cu2+浓度最终维持在0.991.50mg·g-1。天然pH值、30℃条件下,S. maltophilia对1mg·L-1BaP的去除率在第3d达到峰值,为45.38%;当温度升高到35℃,BaP2d的去除率增加到48.01%;在BaP-Cu2+复合污染体系中,初始pH值为6,25℃更有利于S. maltophilia降解BaP。2和10mg·L-1Cu2+对菌降解BaP有一定的促进作用。S. maltophilia具有较高的细胞表面疏水性,有利于同BaP接触,但随作用时间推移,污染物会降低菌体的细胞表面疏水性。S. maltophilia通过利用外加碳源改变细胞特性,调节生长,从而影响BaP的降解。在单一污染体系中,BaP主要是按常规的邻苯二甲酸途径进行开环降解,而复合污染时BaP的降解除了一条常规的邻苯二甲酸途径还包括一条新的代谢途径。S. maltophilia细胞膜通透性因为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发生改变。相对较高浓度的单一Cu2+(10mg·L-1)会使菌体细胞膜通透性持续上升,而BaP改变质膜通透性的同时使细胞膜破裂并出现“孔洞”,虽然S. maltophilia细胞膜透性改变导致细胞质及其内含物外流,但是细胞壁依然维持细胞的形状而没有完全裂解。复合污染、高浓度污染物比单一污染、低浓度污染物对S. maltophilia细胞特性的影响更明显,且作用时间越长,细胞损伤越严重。处理了复合污染物的菌体到第5d细胞严重变形,CSH降低,周质空间变大,细胞质外泄严重,而且原核分解并逐渐消失,细胞活性降低,并逐渐丧失对重金属的吸附以及降解BaP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