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依据景观设计理念和调查结果划分为11个景观区,将其270个斑块归纳为9种斑块类型,运用FRAGSTATS在斑块、类型、景观3个级别上计算多个景观指数,来分析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的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同时探讨了景观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和景观空间格局的尺度效应。主要的分析结论如下:公园由景观外貌和结构特征差异明显的11个景观区镶嵌分布组合而成,整体景观异质性程度高。公园中斑块数量多且粒径差异大,多数斑块形状复杂;斑块分布密集,但同类型斑块分布较离散,景观丰度和景观多样性依景观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公园的主要斑块类型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其中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公园景观基质,建筑斑块和水域斑块具有重要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其它斑块类型丰富了公园的景观多样性,提高了观赏性。公园中的道路、树篱、河流3种景观廊道相互交错连接成廊道网络,在园内均匀分布,其类型丰富,面积、密度适宜,分布合理,对于良好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景观功能的发挥,交通组织,景观游览和观赏等都有积极作用。在同一类型景观空间格局指数中,相关性最强的为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其次为面积、密度指数,邻近度指数和蔓延度指数间相关关系较差;在不同类型景观空间格局指数之间,多样性指数与其他类型指数间存在的显著相关性最多,邻近度指数与其余4个类型指数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其它类型指数间部分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景观空间格局自身特征、人为因素、生态学意义、计算参数及计算单元是影响景观指数相关性的主要因素。不同景观指数对粒度变化的响应不同:面积、密度指数和形状指数的粒度效应曲线变化不稳定,不可预测;邻近度指数和蔓延度指数粒度效应关系明确而单一,可预测性较强;多样性指数对粒度大小变化不敏感。景观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越强,指数值的粒度效应曲线越相似。绝大多数指数随空间粒度的变化表现出临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