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链霉菌FR-008聚酮合酶(PKS)基因簇负责七烯大环内酯抗真菌抗生素杀假丝菌素(FR-008)的生物合成,将这个巨大的基因簇转入植物以探索产生抗真菌植物品种的可能性是研究 人员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链霉菌FR-008聚酮合酶(PKS)基因簇负责七烯大环内酯抗真菌抗生素杀假丝菌素(FR-008)的生物合成,将这个巨大的基因簇转入植物以探索产生抗真菌植物品种的可能性是研究 人员深入研究杀假丝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长远目标之一.为探索在植物中表达极高G+C含 量的PKS基因的可能性,构建了携带有编码FR-008Ⅰ型PKS模块氨基端部分的基因的表达质粒,包括一个酮基合酶(KS)和部分酰基转移酶(AT)活性结构域.该载体携带有花椰菜花叶病毒35S RNA的启动子以指导PKS的表达.由于载体中2.7Kb的PKS基因编码了两种酶活性的结构域而不是完整的的Ⅰ型PKS模块,因此研究人员目前并不期望这个截短的PKS基因在植物能产生抗真菌活性.为在大肠杆菌超量表达该2.7kb PKS基因所编码的两个功能结构域,构建了具 有不同启动子组合的PKS表达质粒.其中一些可超量表达具有预期分子量的PKS蛋白.进一步截短的基因可以表达预期大小的50kDa蛋白,表明这些超量表达的蛋白是由克隆在质粒上的PKS基因所编码.接着将大肠杆菌表达的PKS作为抗原制备与天然FR-008 PKS对应的多克隆抗 体.蛋白质印迹实验显示,部分提纯的抗体样品与大肠杆菌中表达的PKS蛋白有特异性反应 .同时,这些抗体也可与天然存在于链霉菌FR-008 PKS基因是正确的读码框架克隆和表达的;同时也表明抗血清对天然的FR-008 I型PKS具有特异性.利用抗体检测PKS的检出极限比考马斯亮蓝染色高1000倍,应可用于检测植物中低水平的PKS表达.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micro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其常规作用方式是通过与其靶基因的3UTR结合造成靶基因转录后水平基因表达的抑制。microRNA转基因小鼠能够使得特定的microRNA在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电缆在电力传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运行的可靠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局部放电是导致绝缘损坏进而导致电缆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判断局部放电特征并对故障点定位,对于及时发现电缆早期故障隐患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电缆放电时会产生超声波信号,本文设计了电缆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系统,利用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超声波信号,对电缆的放电点进行定位,并且对放电信号进行
MicroRNAs作为一种小的非编码RNAs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已知microRNAs倾向于以聚集形式存在,且聚集的microRNAs通常具有协同的调控模式。与转录因子类似,microRNAs在很
摘要:本学期学校大力倡导“高效课堂”,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课堂进行转型,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被提进了教学。重点围绕“课堂转型转什么、课堂转型怎么转”,它不是名称的改变,也不是形式的改变,而是在“以学定教”的理念指导下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它颠覆了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在施教的过程中做到思路让学生讲,疑问让学生提,规律让学生找
研究人员首先建立了蓖麻蚕CA合成JH的放射化学测定(radiochemical assay,RCA)方法,并以刚羽化的雌成虫CA为生测对象,摸索了TC199培养液的最适培养条件、CA合成JH的时间曲线、
虹膜识别的研究订合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人机界面等方面的工作.虹肛的独特纹理和虹膜固有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它适合于自动身份识别.作者们结合视觉系统感受野数学模型、连
MicroRNA-155(miR-155)由位于人21号染色体和小鼠16号染色体上的B细胞融合群集(BIC)基因的非蛋白编码的转录本加工处理而来。miR-155,跟其他microRNAs(miRNAs)一样,经由RNA聚合
风能作为绿色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风能的开发和利用。随着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以其诸多优点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而全功率变流器控制技术是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技术。本文以双PWM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围绕永磁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全功率变流技术展开研究。首先对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PMSG)进行了探讨,包括变速恒频技术的特点、PMSG风
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是指从已存的血管通过出芽或分裂形成新生毛细血管.新生毛细血管不同于正常组织血管,其更新周期为几天,而正常组织血管则通常是几百
当前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快速增长,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作为输电线路的重要元件之一,传统的钢芯铝绞线在提高输送能力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局限。浙江电网尝试采用碳纤维芯软铝导线取代传统导线进行输电线路增容改造,已初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然而,碳纤维芯软铝导线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工程技术人员对这种新型导线的理性与感性认识不足,尤其是设计人员对其技术特性不熟悉,加上现有标准、规范、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