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意识指数、意识指数、小波指数与BIS监测在全身麻醉中的比较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为标准,对麻醉意识指数(AI)、意识指数(IOC)、小波指数(WLI)与BIS监测在七氟醚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比较国产麻醉深度监测仪AI、IOC、WLI与BIS的一致性,探讨国产麻醉深度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选择在择期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表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麻醉意识指数组(A组),意识指数组(I组)及小波指数组(W组),每组20例,其中A组同时监测AI和BIS,I组同时监测IOC1(意识指数中的镇静指标)和BIS,W组同时监测WLI和BIS。三组患者在试验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集并记录一般资料、病史、检验检查结果等资料。入手术室完成三方核查和心电监护后,对患者麻醉深度监测电极片贴放的位置进行脱脂处理,三组均按随机表法确定BIS电极片贴于左侧或右侧,A组AI电极片、I组IOC电极片则贴于对侧,W组WLI电极片贴于额头正中和双侧乳突位置,连接监测仪,待信号稳定,嘱患者休息2分钟后,记录两种麻醉深度监测仪的指数值、生命体征。三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待BIS值降至60以下并稳定10秒、肌松满意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进行机械通气,设置新鲜气流量为2L/min,采用七氟醚和瑞芬太尼0.15~0.2μg/(kg·min)维持麻醉,术中根据BIS调整七氟醚用量,维持BIS值在40~60,手术结束停用七氟醚和瑞芬太尼,意识恢复后给予神经肌肉阻滞逆转剂拮抗肌松残余,达到拔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术后第1天和第3天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有无术中知晓、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有无术后不良反应。记录麻醉诱导前(T1)、意识消失时(T2)、气管插管前即刻(T3)、气管插管成功即刻(T4)、七氟醚吸入开始时(T5)、切皮时(T6)、气腹完成即刻(T7)、气腹结束即刻(T8)、停七氟醚时(T9)、意识恢复时(T10)、拔管前(T11)、拔管后5min(T12)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各组BIS、AI、IOC1、WLI值、指脉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体温指标;记录T5~T10的最小肺泡有效浓度(MAC):记录有无插管反应(流泪、流汗、体动)、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循环波动次数及使用的血管活性药种类和总量、术中体动反应次数、手术时间、苏醒时间、Steward苏醒评分、拔管时间,术后有无术中知晓、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方差分析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比较Ai、IOC、WLI与BIS的一致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Ai、IOC、WLI与BIS的相关性并绘制散点图。[结果]三组患者的基础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手术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循环波动次数、血管活性药的使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teward苏醒评分、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均无体动反应及术中知晓情况发生;A组、W组极少数患者出现术后恶心呕吐情况,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三组间比较各时间点HR、MAP、MAC、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比较不同时间点AI值、IOC1值、WLI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T5~T9(麻醉维持期)时刻,IOC1值低于AI、WLI值(P<0.05)。组内比较:与T4(插管成功即刻)相比,T3(气管插管前)、T5(七氟醚开始)时刻HR、MAP均低于T4(P<0.05);而三组在T3~T5时刻BIS值、AI值、IOC1值、WLI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T2(意识消失)时刻,三组BIS值、AI值、IOC1值、WLI值均较T1(麻醉诱导前)明显降低(P<0.05);T10(意识恢复)时刻,三组BIS值、AI值、IOC1值、WLI值均较T9(停七氟醚前)明显升高(P<0.05):在T5~T9(麻醉维持期)时刻,A组AI值与BIS值比较、W组WLI值与BIS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IOC1值低于BIS值,且比较在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示A组有6.0%、I组有1.3%、W组有4.6%的点落在95%一致性界限外,AI、IOCI、WLI与BI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BIS与AI、IOC1、WL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2、0.850、0.762(P<0.001),均为正相关关系。[结论]1在七氟醚全身麻醉中,麻醉意识指数、意识指数、小波指数与BI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2麻醉意识指数、意识指数、小波指数监测可有效预防术中知晓,在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性、可行性。3麻醉意识指数、意识指数、小波指数与BIS对意识变化具有较好的反应性,但不能预测气管插管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人Ebstein畸形患者外科治疗早、中期临床疗效,以期为今后患者提供更加优化的外科治疗策略。[方 法]对2013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外科手术64例Ebstein畸形患者进行随访。收集上述64例Ebstein畸形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尖瓣成形组(Tricuspid Valveloplasty,TVP
[目 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模型(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score,STSscore)和新版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模型(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 Ⅱ,EuroSCORE Ⅱ)对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术
[目的]分析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在腹主动脉与髂动脉病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相关病例31例,分别收集了患者手术前后3月、6月、1年的相关资料,探讨其中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同时,通过t检验方法,对相关数据变化的统计学意义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经过此方法的治疗,在术后的3月、6月、1年均得到随访,随访期间31例患者均无重大不良事件及
[目 的]探讨心肌缺血指导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 法]纳入2016年01月01月-2018年01月0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共205例。分为心肌缺血指导组和冠状动脉解剖指导组,心肌缺血指导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4例,包括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e,FFR)指导 22 例,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
[目的]1、采用“二袖套”法构建SD大鼠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模型,构建HO-1过表达和HO-1 shRNA重组腺相关病毒并转染大鼠,重组体内HO-1基因,诱导肝脏HO-1特异性过表达或表达降低,探讨腺相关病毒预处理SD大鼠干预HO-1表达对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术后大鼠生存率的影响;2、对SD大鼠进行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分析术后移植肝经历不同时长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O-1的表达随时间的变化,证明心脏死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脑钠肽(BNP)异常与围手术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分析围手术期BNP对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评估早期干预是否可以降低围手术期MACE的发生。[方法]对2018年09月01日至2020年08月31日收治收住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17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出院后1个月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一般资料、伤前内科合并症、术前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首先是探究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原位肝移植术后1周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密切相关的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其次是通过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构建一个新的预测模型,以期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对可能发生的急性肾损伤(AKI)做出及时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死亡率和远期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本中心肝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后主动脉扩张发生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9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TEVAR且均在我院接受随访的8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浏览每例患者术前及结局时间的CTA图像,曲面重建后测量胸、腹主动脉最大径以及真、假腔直径,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分为超急性期(<24小时),急性期(2-7天),
[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破坏性的神经疾病,微小核糖核酸(Microribonucleic Acid,miRNA)-124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潜在靶标之一。本研究旨在研究miR-124介导的SCI修复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表达谱,分析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①Allen’s法建立SCI大鼠模型,鞘内注射agomiR-124构建
[目的]总结本科室面部自体脂肪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轮廓塑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9~2020-9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面部塑形的患者30例,排出手术禁忌并签署手术同意书,术前记录患者填充部位,并拍照留档。根据拟填充量并结合患者意愿,选取大腿内侧及下腹部为脂肪供区,术中采用注射器抽吸方法获取脂肪,并采用静置法纯化脂肪,按多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