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1938年在德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开展了一场表现主义之争,这场争论虽然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却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表现主义之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件公案,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这场论争是由于对表现主义的评价引起的,也是围绕着如何评价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艺术而展开的。本文从这场争论中三位典型人物卢卡契、布莱希特、本雅明的理论出发,通过论述他们对艺术的表现形式的争论,来分析艺术形式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特殊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是在精神领域进行革命的有力工具,因此,艺术的形式被历史化了,政治化了,意识形态化了。这场争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西方工业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高度发展时期,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为社会干预而得到解决,社会革命的意识被同化,另外欧洲法西斯主义实施恐怖手段对革命进行压制,政治、经济领域内的革命已不可能,因此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只能将革命的方向转向精神文化领域,致力于在自由的思想文化领域建造批判武器。这种思想反映在艺术文化领域内,就是人们开始思考现实主义还能否像它在19世纪那样,为我们创造辉煌,是我们正统的艺术批评遗产。20世纪的文艺现实是出现了许多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艺术,这些新的艺术形式以自我表现为主旨,它们大多表现为消解传统文化所赋予事物的意义,强调个人的体验,形式上无序杂乱,反叛传统的现实主义,因此,在文艺理论界,如何看待和分析这类现代主义文学就成为即时的话题。在这场争论中,匈牙利著名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卢卡契作为保守派,极力维护现实主义,而对表现主义等艺术形式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卢卡契从总体性出发,认为只有现实主义才能真正反映社会面貌,反映人的完整个性。卢卡契认为表现主义只是抽象的反对资本主义,这种抽象的方法论总是导致形式上的主观随意性,而内容上却是空洞的抽象,这种抽象不可能揭示现象的社会根源,只能导致脱离“斗争的核心”。布莱希特是德国奥格斯戏剧作家,他也提倡现实主义,但是他认为现实主义是要求用新的形式来表现现实。他要求新的表现现实的能力,就要掌握新的艺术技巧。在他的叙事剧戏剧理论中,要求戏剧通过对“间离”技巧的运用达到一种陌生化效果,“间离”就是与现实相异,这样可以使观众产生惊异和好奇心,引导观众对所表现的过程或人物采取一种探讨的批判态度。布莱希特提倡用新的技巧表现现实,这就给表现主义留有余地。本雅明是20世纪前半期德国重要的文学评论家,与卢卡契相反,他认为现代艺术才是真正有力的艺术,这类艺术有最强烈的破坏力,可以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尖锐的批判。他将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运用到美学研究中,他认为作家就是生产者,艺术被作为商品通过机械大批量的复制,技术手段的革新将艺术从特权阶级的垄断中解放出来,使艺术成为人民的产品,可以成为人民批判社会的工具,这是艺术的解放。所以本雅明拥护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表现主义之争被认为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与拉萨尔关于济金根的论争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又一重要论战。无论是对现实主义的维护,要求用新的艺术技巧表现现实,还是对现代艺术的开放支持态度,都可以看出艺术的表现形式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重要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一种革命性的文化策略,把文化创造的活力和思想的自由放在首位,因此,艺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有独特激进的意义,成为一种新的革命工具,而艺术的表现形式往往是这种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表现主义,都是针对现实的具体运用,已具有社会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