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信仰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支柱,自人类起源之初便有其存在的意义。文殊信仰是菩萨信仰中的一个典型,展现了大乘佛教为实现普度众生的理想而推行的入世间、度彼岸的菩萨道和菩萨行。四大菩萨中文殊被认为是智慧第一,即“文殊智慧”,是作为大乘佛教理论基础的般若学,这是整个中国佛教认识论的核心。初期大乘佛教中,文殊是最具崇高威望的菩萨,几乎主要的大乘经典都会提及,文殊信仰随着大乘经的传入而在中国流传起来,于唐代达到顶峰。文殊菩萨在四大菩萨中最先形成专有道场,即五台山道场。从而诞生了中国特有的、异于印度本源的五台山文殊菩萨信仰,对中国佛教乃至中国社会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因而研究文殊信仰对当今社会民俗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宋时期具体的文献文本出发,探索此时期文殊信仰对宋代两大阶层及文学领域的巨大影响,同时以研究宋代文殊菩萨信仰与密教传持的关系为本论文创新点,即论文第三章。全文分为五部分,采用文献文本具体分析,以章节比较辩证论述的方法,梳理宋时期文殊信仰的流传情况。本论文绪论部分,总括本论文的研究缘由及期望目标。分三节逐一分析论述本选题的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目前文殊信仰块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题研究的创新视角所需要的技术路线。第一章,将视角落于宋之两大阶层,分别是皇朝统治者、官员与整个民间阶层,分别运用章节内部文献举证及比较方法,将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通过对宋室皇权统治者的一系列兴佛举措,及官员对推广文殊信仰的行为进行分析,窥知宋时期此阶层在流传推广文殊信仰中所起的作用,第二节叙及民间文殊信仰状况,具体分析民间文殊形象、造像及文殊类建筑的崇奉,以此得以把握民间文殊信仰流传的基本形态,通过分析民间僧俗前往五台山巡礼,持诵文殊名号,抄写文殊经典、修持文殊法门等三方面分析宋时期民间僧俗对文殊信仰的接受程度。第二章,专列三节,着眼于宋代文学作品,诸如诗词、宋代笔记及宋代石刻等文献资料所反映出的文殊信仰痕迹,探究宋代文人如何在作品传达其所受文殊信仰的影响。第一、二节,结合佛文殊类经典文献,进而得出宋之文人在创作诗词时,主要是化用了文殊信仰中的几大要素,分别是:引用《维摩诘所说经》中的“文殊问疾”典故,化用文殊智慧、“不二”法门,并用文殊与普贤菩萨,以及文殊菩萨之五台山因素。宋人笔记小说,体式较之前所述诗词更为随意。所记皆是文人亲闻,亲见、亲历之事,能准确地反应此时代的风貌风俗,因此第三节就将宋之笔记小说作为切入点,选取了今人点校出版并常见的文本,探究得出笔记类小说中的文殊信仰,主要反映在“文殊问疾”典故,及文殊菩萨五台山示现祥瑞、为僧俗除罪等方面。第三章即本文的创新点所在,全章分四节,分别是宋代文殊类密教典籍的翻译及流传、宋代密教色彩下的五台山、宋代文殊类密咒及仪轨、宋代文殊密教造像及寺庙石刻等四节,从小处着眼,基于宋时期文献文本,佐以宋时期文殊类密教经典翻译,流传,及文殊密咒,文殊法之修持,结合宋时期四川大足石刻等处所展现的文殊密教形象,整体系统地分析密教在宋代社会的发展流变,展现整个宋时期民间文殊信仰的密教浸染情况。第四章重点叙述比较中日文殊信仰,分以两节,第一节论述宋时期五台山文殊信仰的特色及时代内涵,第二节从入宋日僧的五台山求法巡礼、宋时期日本五台山清凉寺设立的文化指向、宋时期日本文殊信仰的内涵三方面比较宋时期中日文殊信仰上文化指归及区别,得出宋时期日本国文殊信仰亦是以五台山为核心,杂有密教成分,承接了大唐时期的文殊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