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恶病质临床分期诊断及分子标志物的探索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目的为调查恶病质在中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验证中文版恶病质治疗功能评估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Anorexia and Cachexia Therapy,FAACT)在中国肿瘤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并对肿瘤恶病质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症状负担进行评估;确立适用于临床的新型简明恶病质分期评分表,并对其区分不同恶病质分期患者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通过检测常见血液学指标及恶病质发生机制相关分子指标在不同恶病质分期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探索筛选适宜的恶病质标志物。方法:本研究对中晚期肿瘤患者的体重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要求患者完成中文版FAACT量表及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的填写。通过评估中文版FAACT量表在肿瘤患者中的信度及效度等指标,判定FAACT量表在中国肿瘤患者中的适用性,并通过MDASI症状量表评估结果了解肿瘤恶病质患者的症状负担。根据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简明恶病质分期评分表评分标准,并对该分期评分表进行临床验证。通过收集入院血结果并检测患者外周血中恶病质分子机制相关指标的表达,分析各项血液学指标对恶病质分期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中恶病质发生率为50.9%,ECOG评分、BMI分级及肿瘤分期是影响恶病质发生的重要因素。FAACT量表在中国肿瘤患者中应用信效度良好,恶病质患者较无恶病质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症状负担明显加重。制定的新型恶病质分期评分表可对不同恶病质分期患者的恶病质相关临床结局进行明确区分。血液学检测结果显示,CRP及IL-6对恶病质晚期的预测效果较好,Leptin对恶病质早期的预测效果较好。结论:中晚期肿瘤患者恶病质发生率较高,FAACT量表是适用于中国肿瘤患者的信效度良好的恶病质生活质量评估工具。本研究制定的新型恶病质分期评分表是具有很好的区分效度且简便易行的肿瘤恶病质分期评估工具。CRP及IL-6水平是恶病质晚期的良好血液学标志物,而Leptin可能是恶病质早期的良好血液学标志物。
其他文献
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培肥效果、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养分平衡等方面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介绍了不同的操作技术。总结了秸秆还田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期指导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光电战由电子战中光电对抗技术的迭代发展而来,向智能化光电对抗方向发展。在传统光电对抗下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智能化语音人机交互方式和健康管理系统(PHM)相结合,构建识别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结合句法结构的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关系分类,利用神经网络对输入的编码信息自动获取特征并实现关系分类;然而,目前已有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单一特定句法结构的模型,而特定句法结构的模型不能够迁移到其他句法结构类型上。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句法结构的叠层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该叠层循环神经网络分为两层进行网络构建,首先在序列层进行实体预训练,通过Bi-LSTM-CRF融合attention机制,提
玉米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品质及收获的一个重要因子,以下主要结合实际从如何防治和发生后的补救措施上着手加以总结。
通过比较3种不同质量比的两嵌段共聚物制备的聚合物胶束,优化恩诺沙星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工艺,并考察该胶束的理化性质和体外释药特性。以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恩诺沙星聚合物
针对加性时变时滞不确定神经网络的时滞相关鲁棒耗散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更一般化的激活函数。与以往研究不同,充分考虑了关于神经元激活函数和加性时变时滞的充分信息,通过使用一些新的积分项构造合适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LKF),并利用新生成的单积分不等式来计算其导数,包括延森不等式和维特林积分不等式的特殊情形。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建立了一个新的时滞相关的不守恒全局渐近稳定
研究情境特征在文本分类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种层级双向LSTM模型用于情感分类问题。该模型首先将句子分词,把词向量作为第一层双向LSTM模型的输入;其次从文档中提取出稠密、连续的向量作为情境特征;然后将第一层模型的输出向量和情境向量共同输入第二层双向LSTM;最后将这种层级双向的LSTM模型的输出向量通过sigmoid函数进行分类。情境向量作用于每个句子,一致的情感得到增强,不一致的情感被弱化,从而提
大豆分级的目的是通过种子精选分级机按种子粒径把大豆种子分为不同级别,这样能够保证子粒饱满,成熟度好的种子按照物理尺寸分级,保证种子分级效果。有的研究者发现,大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