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知识观在后现代语境下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后现代思潮强大的冲击力量使得人们对知识之确定性发生质疑,不确定性成为知识的重要特征。由此出发,以价值哲学为根基的现代人文学科的合法性和知识的有效性都成为问题,人文学术的危机意识在各门学科之间蔓延,人文知识分子的焦虑感驱使他们积极进行学科反思与知识生产路径的考察,以寻找应对策略。在文学理论领域,对既往文学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对当下理论知识状况进行反思,在梳理和反思中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成为重建文学理论合法身份的有效途经。 本论文以文学理论当下的合法性危机为出发点,针对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知识创新问题,将文学理论同当代知识理论关联起来,考察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内在理路,从差异性和普遍性两方面重思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当下状况,探寻文学理论知识生产和文学观念更新的可能性,也为多元文化时代文学理论学科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论文主要研究后现代语境下中国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问题。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实践、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之间的话语论争是本论文考察的重点。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实践这里主要是指本世纪初文学理论的教材编写事件。其中包括三本教材的出版: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2002)、王一川的《文学理论》(2003)和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2004)。这三本教材因为鲜明的学科本位意识和不同程度上的反本质主义倾向,使之与传统的文学理论教材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知识面貌。这种文学理论的知识创新在学界引发了激烈的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论争。笔者通过对教材知识形态的个案分析和对论争态势的详细考察,尝试剖析后现代语境下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有效性机制。笔者的基本观点如下:1.通过对中国后现代语境及后学论争的分析,认为中国文学理论当下知识生产问题是具有后现代特征的中国人文学术的现代性问题;2.通过对后现代反本质主义知识谱系进行考察,对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中的反本质主义话语形态的分析,认为中国文学理论当下的知识生产是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之间错综复杂的纠葛关系中进行的;3.通过对文学理论知识学维度的考察,认为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是一种社会性机制和学理性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的生产过程。另外,在不同的知识形态中既存在普遍性的机制,也存在差异性的机制,差异性机制是文学理论知识创新的突破口。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作为全文的引子,考察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后现代语境;第二、三、四章是并列关系,分别对三本教材进行个案分析;第五章承接教材分析,讨论由三本教材的知识生产实践所引发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论争。在结语部分总结后现代语境下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有效性机制。 基本内容如下: 第1章:重点界定后现代语境,考察西方后现代语境下知识观的变迁和反本质主义思潮,并分析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后现代语境,探寻它与西方后现代学术语境的差异性特征。 第2章:新世纪教科书个案考察之一: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笔者认为,南帆的教材编写思路属于文化研究视域中的普适性知识生产,其中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贯穿全书的线索,而话语分析则是主要的方法论。笔者重点考察了教材中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再现说的后现代阐释,以及文学理论知识生产上的关系主义路径。 第3章:新世纪教科书个案考察之二:王一川著《文学理论》。王一川的教材体现现代性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生产特征。感兴修辞是其关键词,也是其理论架构的核心。教材的知识形态呈现为一种批评理论的走向。本章重点考察王一川具有个人特色的“感兴修辞论”内涵,批评理论的可操作性问题,以及文学理论知识生产上的本土主义路径。 第4章:新世纪教科书个案考察之三: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笔者将之定位为反思社会学视野中的历史性知识生产。陶东风主编的教材以对以往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本质主义批判为特征,反思意识是贯穿全书的精神线索。本章重点考察教材中的本质主义批评,知识生产的问题链接模式,以及编著者徘徊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的价值立场。 第5章:考察围绕三本教材进行的关于知识生产问题的反本质主义论争。参与讨论者既有持建构论立场的,也有持本质论立场的,还有主张多元论的。这场论争并不存在真正对立性的立场。具有反本质主义,或者解构主义倾向的建构论者,并不否认本质的存在,而是致力于文学理论知识的历史语境重建和知识秩序重建;站在本质论立场的学者也并非一元论、独断论的支持者,而是坚持探寻在后现代语境下言说本质的合法性与可能的途径。在讨论中,参与论争者对于文学理论知识状况的多元格局,以及文学本质的个性化、多元化言说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结语:总结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有效性机制。后现代语境下中国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机制与现代语境下的有所区别。这里现代语境主要是指20世纪后半叶。这也分两个时期。1949-1978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一体化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政治权力规训机制发挥作用,在权力规训下文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美学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审美话语在冲淡文学理论的政治色彩,但是审美在某种程度上与意识形态具有同构性,因此,意识形态规训机制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不过90年代消费主义的凸起也使知识观念得以调整,在文学理论知识生产中话语整合机制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而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态势则表现为以话语竞争为主导的各种机制综合发生作用。这其中有话语传播、冲突、对话、认同、承认机制,也有价值选择机制以及学科间与学科外的整合机制。具体而言,南帆的教材对全球化语境中的西方文论采取认同的态度,其知识生产重在阐释西方话语;王一川的教材融西方文论话语与中国古代话语为一炉,依据现实生存体验,整合各种资源,生产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知识体系;陶东风的教材借助反思社会学资源,融合西方文学研究中的公共政治关怀,侧重对本质主义的批判,以解构行动带动知识建构实践,对文学理论知识以问题为关节点进行历史性、地方性的语境还原,为建构新的知识形态扫清障碍。总之,在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生产中的资源构成机制、生产过程的调谐机制以及产品的功能性机制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这也是后现代语境本身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