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spine disease,DSD)患者的数量在增加,进行融合手术的需求也在增加。然而,关于自体骨与椎间融合器的使用尚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比较局部自体微粒骨打压植骨与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在DSD中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分析两种融合材料行PLIF治疗DSD的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接受PLIF治疗的DSD患者,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纳入16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组(局部自体微粒骨打压植骨组)77例,共95个融合节段,男30例,女47例,平均年龄50.5岁,平均随访(18.77±13.98)个月;B组(PEEK椎间融合器组)91例,共119个融合节段,男32例,女59例,平均年龄51.8岁,平均随访(13.86±8.35)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三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及功能进行评估,并计算出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的改善指数及改善率;末次随访时,使用Macnab疗效评价标准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结局,并计算出优良率。测量术前、术后一周、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与椎间孔高度、腰椎全段及节段性Cobb角;计算出术后一周椎间隙与椎间孔高度的增高值,及末次随访时的丢失值;末次随访时,根据Brantigan和Steffee标准对融合结果进行评估,并计算出融合率。应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75.09±42.67)分钟和(172.79±39.65)分钟、术中出血量为(487.27±179.73)ml和(508.90±182.78)ml,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在术前、术后三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JOA评分和JOA评分改善指数、改善率及Macnab疗效评价的等级及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一周、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与椎间孔高度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腰椎全段及节段性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一周的椎间隙、椎间孔高度及增高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组的高度丢失明显多于B组(P<0.05);三个时间点上,两组间的腰椎全段及节段性Cobb角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的融合率分别为97.9%和93.3%,组间无显著差异(P=0.112);而融合等级A组明显优于B组(P=0.000)。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局部自体微粒骨打压植骨与PEEK椎间融合器在DSD行PLIF中都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和影像学效果。局部自体微粒骨打压植骨在促进骨融合方面更具优势,而PEEK椎间融合器能更好的维持椎间高度,但后者的使用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因此,采用局部自体微粒骨行打压植骨融合是DSD行PLIF有效和经济的方法,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材料是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