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对于英汉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翻译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了,然而对于语言文化中“粗俗语”的翻译研究却少之又少。“粗俗语”作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它的翻译研究也显得很有必要。网格理论的提出不仅为翻译打开了一扇窗,更是对“粗俗语”的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启发。“粗俗语”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它的翻译研究相对较少,尽管如此,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翻译方法,比如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省译和功能对等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可以看出,这些翻译研究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文字转换的翻译层面,鲜有从文化层面进行的翻译研究。随着翻译领域文化转向的出现,这将翻译的重点由字面的转换转移到了文化层面的翻译研究,这也迫切要求我们从文化层面对“粗俗语”的翻译展开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施咸荣和孙仲旭《麦田里的守望者》两个中译本,笔者发现其中粗俗语的翻译存在很大差别,为了更好的翻译粗俗语,同时借鉴学习两译者翻译粗俗语时采取的翻译策略,本文从网格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影响两位译者处理粗俗语的因素进行深入探究。笔者主要从文本网格和观念网格这两个层面剖析了影响两位译者使用不同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原因。本文进一步细化到观念网格的意识形态,以及文本网格的诗学微观视角,包括遣词、句子结构、主题、文学手法等,对两个译本的不同之处进行探析,分析两位译者采用不同翻译的意图。分析发现,两位译者根据各自时代的目标语读者,对译文进行了相应调适。具体表现为:遣词方面,施译本更多使用四字格,孙则不然;表达方式上,施使用了书面体,而孙采用了口语体;词类和句式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转换和调整;修辞手法上的取与舍。观念网格上,施添加作品的创作背景,删除或者转换不符合读者审美标准的内容,添加细节描述;孙则不然。两位译者翻译策略的使用,都是在综合考虑读者文本网格和观念网格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的调适,以期得到读者和文化市场的认可,并推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