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相对穴”是身体各部阴阳相对的两个腧穴,同时取用,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观察针刺大鼠“相对穴”阴陵泉与阳陵泉穴区局部肥大细胞(Mast cell,MC)趋经穴募集、脱颗粒情况、P物质(Substance P,SP)表达水平及MC释放到血清中SP、组织胺(Histamine,HIS)、缓激肽(Bradykinin,BK)的含量变化,初步探究“相对穴”配穴针刺效应产生的机制,为“相对穴”配穴理论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K组)、针刺阳陵泉穴组(A组)、针刺阴陵泉穴组(B组)、针刺“相对穴”阴陵泉与阳陵泉穴组(AB组)及针刺旁开阴陵泉与阳陵泉穴组(CD组)5组,每组各8只。空白对照组与其它各组同样的方法和时间固定,不给予其它任何刺激;针刺组给予电针刺激,隔日一次,第4次干预完成后2小时取材。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SP、HIS和BK的含量变化;穴区局部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做冰冻切片观察穴区MC形态及结构的变化;做石蜡切片观察穴区局部组织SP的表达水平变化,并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定量计算穴区局部SP的阳性表达光密度值。结果1各组大鼠穴区局部MC数量、脱颗粒率比较:各组大鼠的穴区局部MC数及脱颗粒率依次为:AB组最高,A组、B组次之,K组、CD组最低。与K组、CD组相比,其他各针刺组穴区局部MC数及脱颗粒率显著升高,其中AB组与各组比较差异最为显著(P<0.01);A组与B组相比、K组与CD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穴区局部和血清中SP含量比较:各组大鼠穴区局部和血清中SP含量依次为:AB组最多,A组、B组次之,K组、CD组最少。与K组相比,各针刺组穴区局部SP阳性表达水平和血清中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各针刺组比较,CD组S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B、AB各针刺组(P<0.01);A组与B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血清中HIS、BK的含量比较:HIS含量检测结果为,与K组相比,各针刺组含量均显著高于K组(P<0.05);各针刺组相比较,AB组的HIS含量最高;A组的含量低于B组(P<0.05);CD组的含量最低,各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K含量检测结果为:各针刺组BK含量均显著高于K组(P<0.05),其中AB组的含量最高;A组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D组分别和A组、B组及AB组相比较,CD组的BK含量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区局部MC趋经穴募集、脱颗粒率和SP表达水平升高及血清中SP、HIS、BK的含量升高是“相对穴”配穴协同增效的针刺效应机制的可能因素,同时提示我们可以将穴区MC募集、脱颗粒及释放HIS、BK含量的变化及SP的阳性表达水平作为量化针刺效应的参考指标之一,并为临床判断针效的指标选取提供一定的实验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