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国家对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视也日趋突出。自2006年住建部提出“节约型园林”的号召,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一直是风景园林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重庆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数十年间发展迅速。城市化快速推进带来了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的优势,庞大的城市消费人群成就重庆都市休闲农业的庞大市场。规模大、高投入和高维护的休闲农业园在不断涌现的同时,不少休闲农业园却难以为继。如何从休闲农业园立地资源环境条件出发,以节约的思想为导向,实现都市休闲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休闲农业园景观的节约型规划建设入手,以理论学习与实地调研为基础,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为重庆山地都市休闲农业园在景观方面的节约型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评判标准。虽然节约型景观规划建设在城市园林中得到了诸多实践,但是针对休闲农业园节约型景观规划建设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针对山地都市休闲农业园的规划建设的相关研究几乎为空白。本文通过对节约型景观、节约型休闲农业园景观以及节约型休闲农业园景观综合评价的相关文献综述,结合景观规划理论、节约型理论和综合评价理论设计调研表,在重庆主城区范围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5个山地都市休闲农业园,从休闲农业园景观立地资源的类型与特征、规划、设计和建设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得出:在立地资源方面,69%的园子倾向于选择坡脚与坡面区域,该类地形建设成本低,易于打造具有山地特色的立体景观;67%的园子为森林依托型休闲农业园,可以更好的满足周边城市居民纳凉避暑的需求;67%的园子均有鱼塘分布,人工开凿的池塘是休闲农业园中最为常见的蓄水措施;84%的园子均有果林分布,该类农业资源能够更好的适应重庆山地地形与气候变化;96%的园子均有巴渝民居建筑分布,传统民居建设成本低,地域风情突出;6%的园子含有史迹和风物,文化资源的利用在休闲农业园中体现不充分。在节约型景观规划建设方面,大部分的园子在规划上做的相对较好,设计和建设层面都还有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在规划层面,56%的园子具有清晰准确的发展定位、96%的园子尊重场地原有地形、58%的园子尊重场地原有地貌;在设计层面,18%的园子能够充分挖掘利用地域文化资源、49%的园子采用生态的设计手法、44%的园子能够对基础设施的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利用、53%的园子能够对乡土材料进行景观化组合设计;在施工层面,31%的园子能够对场地现有材料的进行利用,36%的园子采用了绿色施工技术。依据相关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遵循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动态性的原则,从规划、设计、施工三个方面选择山地都市休闲农业园节约型景观规划建设综合评价因子。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意见征询,最终确定园区选址、特色与目标定位、规划布局、建筑小品设计、植物设计、水环境设计、基础设施设计、资源利用以及绿色施工共9个准则层指标和35个影响因子作为山地都市休闲农业园节约型景观规划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指标评分标准。运用YAAPH10.1软件构建各专家的判断矩阵,利用Excel软件将所有专家对于某一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进行几何加权平均,得出影响重庆山地都市休闲农业园节约型景观规划建设的各级指标权重及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对山地都市休闲农业园节约型景观规划建设影响最大的五个因子是基础设施条件、适建性条件、产业发展定位、总体目标定位、内外山水格局,这五个因素均位于规划层面,证明前期的合理规划是提升山地都市休闲农业园节约型的景观规划建设的关键。最后,运用本研究所构建的重庆山地都市休闲农业园节约型景观规划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对重庆四个不同山地类型的都市休闲农业园节约型景观规划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西山坪农业公园与花漾栖谷评定结果均为“良好”,歌乐山颐麓欢歌与巴南五洲园评定结果均为“及格”,其中西山坪农业公园评分最高,巴南五洲园评分最低。通过评估结果与现状建设情况的比较分析,证明该评价体系具有有效可行性。依据评价结论和调查分析结果对四个园区在节约型景观规划建设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