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理想人格思想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儒家思想关注的一个重要范畴,而人的自我实现,即理想人格的产生更是孟子所关注的重点。孟子作为儒家集大成者孔子思想的继承者,通过对孔子理想人格思想的完善创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理想人格理论体系。其理想人格包括圣人、君子和大丈夫。孟子身处于诸侯争霸、天下无序、相互征伐、百姓定无居所的战国时期。在激烈的社会权利竞争中,恢复社会秩序,稳定乱世局面成为迫不急待的问题,而理想人格作为恢复社会秩序的主体,孟子对理想人格的关注从自我的修养层面上升到道德、伦理层面。孟子的理想人格思想不仅对以前的社会和人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对我们现代人的价值目标的产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除导论外,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孟子理想人格思想。第一部分从终极依据、人性依据、时代背景三个方面对孟子理想人格的形成依据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首先,理想人格是顺应时代而生,它建立在当时礼崩乐坏的基础上;同时,儒家的形而上学天命思想为理想人格的实现提供了依据,理想人格是秉承了天赋的观念;最后,孟子的人性论是理想人格得以实现的依据,善的本性是人格实现的条件。第二部分主要从大丈夫的提出、大丈夫的精神境界、大丈夫与浩然之气这三个层面对大丈夫人格进行论述。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是一种具有阳刚之气、人格独立、贫贱不移、舍生取义的形象代表,大丈夫人格使得孟子的理想人格更加现实化、具体化。这种大丈夫精神也是其君子人格和圣人人格的最终指向。大丈夫精神为我们后世人民作出了表率。第三部分主要从君子人格的理论来源、君子的内在品格和何以成君子的路径这三个方面对君子人格进行论述。君子是较次于圣人的一种人格,孟子的君子人格更多的是一种道德层面的形象,君子以仁义根于心,将圣人作为自己的目标,通过存心养性、反省内求等修养途径来达致君子人格。第四部分主要从圣人的理论来源、圣人的人格标准和圣人的外王理想三个层面展开对圣人人格的论述。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孟子的圣人人格继承了孔子的圣人人格,圣人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他向内是自我的修养,其最终指向是外王事功,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这也代表了成人、成己的一种价值体现。孟子明确对圣人进行了分类,使得圣人人格更加具体化,其圣人人格精神内涵为后世人民树立了道德楷模。
其他文献
工作记忆刷新能力是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年龄与流体智力之间重要的调节变量。已有研究发现,通过认知训练个体的工作记忆刷新能力可以得到提高。研究者们还发现认知训练可以改变刷新能力相关脑区的激活程度,增强纹状体多巴胺的活动水平。但是目前很少有研究使用眼动追踪技术探讨认知训练对工作记忆刷新能力产生影响的机制。已有研究表明,眼动控制可以解析工作记忆刷新能力,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与工作记忆刷
人类观察者可以在一瞬间获得场景梗概,即有意义的信息。以往研究发现了一些影响场景梗概的因素,如空间频率、语义信息和结构预期等。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者进一步考察语义关系和结构预期如何影响场景梗概的不同范畴。本研究在综述语义关系、结构预期和场景梗概的界定、理论、范式及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图片和文本启动刺激条件下语义关系对场景梗概范畴的启动效应,在此基础上还考察了结构预期在场景梗概和语义关系之间的调节作
催眠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很多领域,记忆是学习中的重要问题,但以往关于催眠对记忆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研究者对催眠阶段使用上的不一致,可能是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此外,以往研究发现,学习材料与自我关联后会产生更好的记忆效果,即产生了自我参照效应,但是基于以往关于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的心理特征发现,被催眠的人逐渐进入催眠状态,注意力全都在催眠师的指令上,以至于专注于一个狭窄的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总是察觉到外界丰富的社会性刺激,接受着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并从而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理解他人、预测他人的想法、判断他人的行为,进而指导着我们自身的社会行为。先前的研究发现,预测这一自上而下的神经信号,会对我们的感知产生一定的约束和指导作用,使得人们对符合自己表情预期的个体做出更为积极的评价。但是根据情感信息模型理论及情绪即社会信息模型理论,人们当下的情绪状态和所处的社会情境也都会
人们对事件的理解或建构,与人们的动作和动作计划有关,动作是建构他人行为和意图的显著线索。在场景知觉过程中,我们不仅会提取场景中的动作或动作线索,而且会提取刺激物的颜色等细节信息,这些场景语义信息的提取会对事件模型建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事件建构水平可以分为低水平建构和高水平建构,低水平建构主要提取刺激物特征,高水平建构即事件模型的建构。低水平信息提取是否对高水平事件模型建构产生影响处于争论中。因
探究个体情绪信息加工的性别差异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躯体是在某种程度上相比面孔对威胁信息的表现或者表达更为强烈,对个体适应性的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非注意条件下个体加工面孔情绪信息时存在性别差异,但是躯体情绪的加工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有待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使用oddball范式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以视觉失匹配负波(v MMN)为指标,来考察非注意条件下躯体情绪变化加工
本论文以密尔的著作为依据,在分析借鉴现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专门对密尔的功利主义正义观进行系统的分析。长期以来,正义都是人们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其内涵不断被丰富。在对正义诸多阐释中,密尔的功利主义正义观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也是受到争议最多的思想,但仍具有很高研究价值。密尔认为功利主义不被接受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正义概念的误解,在功利与正义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为此,密尔构建了自己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以
快速觉察面孔情绪变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交技能和生存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处理单个面孔的情绪变化信息,更多情况下需要处理多面孔的情绪变化信息。与单面孔情绪不同,多面孔情绪信息的变化,不仅包括面孔情绪效价信息,而且还包括面孔情绪效价一致、不一致信息,即情绪差异信息。多面孔情绪差异信息,即使没有被注意到,仍传递着人群矛盾或者复杂的情绪状态。早期研究较为全面地探究了单面孔情绪和多面孔一致情绪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敦煌便是这样一个中外文明交流之所。敦煌学的研究便是对这些文明的再次挖掘和重现。而敦煌哲学的的研究则主要在于对敦煌文献、敦煌符号的哲学思考。本文便是以“敦煌文献”中的王梵志诗歌为依据,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王梵志诗中的思想和儒释道三家思想理念进行对比分析,力图寻找到王梵志诗歌中独特的人生哲学理念。王梵志的诗作在其往后的几百年间广泛流传于佛家修士和人民
注意选择哪些刺激进入认知加工系统对个体的生存、健康、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关于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儿童注意力的研究已证实,低家庭SES环境中成长会损伤儿童的选择性注意能力,即自上而下的注意,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于儿童价值驱动注意捕获的影响还不清楚。当前研究采用金钱和积极的社会信息作为奖赏,考察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儿童价值驱动注意捕获的特点。研究一,以金钱作为奖赏,采用价值驱动注意捕获训练-测验二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