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城乡二元格局为切入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探讨中国广泛存在的社会网络、互联网及居民创业三者的关系。 本文通过理论及实证层面分析了互联网、社会网络及居民创业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层面,本文认为互联网从两个维度影响了创业,分别是“技术效应”和“信息效应”,技术效应又分为对创业机会及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信息效应分为对信息资源、市场范围、创业成本、竞争程度的影响效应。而社会网络起到了中介作用,互联网的出现,扩张了社会网络,而社会网络又能够为潜在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信息、交易机会、启动资金、融资成本等,对新创企业的后续经营发展亦有积极影响。社会网络在农村与城镇表现出来的关系分为强关系与弱关系,初期多表现为以亲属关系为主的强关系,为创业者提供物质资本、启动资本和情感支撑,后期多表现为异质性更高的弱关系,为创业者提供重要信息资源和交易机会。 从实证层面,利用微观数据,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创业的影响,加入了个人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户口、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政治面貌、是否加入组织等控制变量,随后加入家庭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社会地位、家庭规模以及家庭人均收入,得出互联网使用促进了创业且是显著的,用处理效应模型解决了问题的内生性,同时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不同创业类型的影响,由于本文重点研究的是机会型创业,本文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对机会型创业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的年龄段中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对30岁以下影响程度最大且影响显著,对30至50岁的人群影响也很大且显著,对50岁以上人群有些微影响但不显著。而针对人们在使用互联网时每一种用途的重要程度及上网目标不同,本文通过安慰剂检验可以进一步说明了互联网促进创业,最后发现互联网对创业的促进作用在制度环境较差的省份地区表现更强。而基于社会网络层面,本文用了多重指标衡量社会网络,包括“人情礼支出”以及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社交、邻里、亲缘的综合性指标,社会网络对于创业起到了积极影响,而在城乡差异方面,社会网络且对农村居民促进作用更明显。最后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本文验证了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 本文不仅揭示了互联网与社会网络关系,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如何影响个人创业行为内在机理及其城乡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从社会网络角度理解,揭示了互联网通过促进社会网络进一步促进创业的影响机制,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互联网、社会网络和创业理论系列研究,同时对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的互联网建设、社会网络等非正式关系对创业的影响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