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干预、行业特征与并购价值创造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西方学者有关企业并购的研究文献已经较为丰富,但将其理论与方法移植到中国的企业并购研究中却出现了“并购绩效悖论”等“水土不服”的问题。这是因为西方的企业并购是基于市场化原则形成的,而我国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的政绩考虑而进行“拉郎配”式的企业并购活动往往违背了市场化原则。因此,近年来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的影响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其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政府对并购进行干预的动机,政府干预对并购目标及并购战略选择的影响,政府干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我们注意到,在研究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的影响这一问题上,大多数的分析探讨都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地方政府上。这是因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政府干预的角色上本身有所差异。自分权化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在公司治理中更多地扮演了委托人的角色,而地方政府则更多地承担代理人的作用。因此,如果政府主导型的企业并购往往与地方政府有关,那么中央政府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实际上,就中央政府而言,可以通过制定行业政策来调节地方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的负面影响,其原因是中央政府制定的行业政策将会影响地方政府对这些行业的重视程度以及行业竞争度等市场环境,从而影响地方政府对某一行业的企业并购的干预程度或干预效果。因此,本文采用实证方法来考察中央政府设置的管制性壁垒的行业特征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并购绩效?以及这些行业特征是否会对政府干预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1)通过实证分析,行业特征是否会对并购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提供支撑性证据;(2)实证检验中央政府是否可以通过行业政策引导来达到调节地方政府对企业并购的负面影响之目的,从而为如何改善地方政府对地方国企的负面干预提供了有益的政策依据。2006年中央国资委首次明确了国有资本将实施战略控制的行业。立足于这一现实背景,以2007-2009年间发生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政府干预、行业特征与并购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1)对于盈利企业,地方政府的干预会对并购价值创造形成“掠夺之手”;对于亏损企业,地方政府的干预对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不显著。(2)与战略行业的国企相比,非战略行业的国企的并购价值创造较大。在战略行业中,绝对控制战略行业的国企的并购价值创造更大。(3)实施并购行为的地方国企的行业特征,会对政府干预与并购价值创造之间的相关关系产生调节效应。具体而言,对于盈利企业,行业特征为绝对控制战略行业与非战略控制行业时,会将政府干预对并购价值创造的负面影响调节为不显著;对于亏损企业,行业特征为绝对控制战略行业时,会将政府干预对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由不显著调节为显著的负面影响。
其他文献
低压配电网处于电力网络的末端,直接与用户相连。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用电的大幅度增加,低压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速度远远比不上负荷的增长速度。作为低压电网发展的“龙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也越发活跃,企业并购行为已经越来越普遍。企业通过并购活动可以扩大企业发展规模、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提升企业行业战略地位等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逐渐提高以及Web2.0时代网络虚拟产品交易的兴起,创意产品交易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商业模式。众包是一种开放式创新,其成功与否与任务解决者的参与数量密
金融服务的本质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满足用户的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因此,金融服务应因时而变、因需而变。小微企业自有资金少,资产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经营风险较高。商业银
报纸
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发展,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经济基础,营林造林行业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行业,在造林过程中主要以人工造林作为造林方案。但是由于各地气候、环境、立地条件
目的对工作坊模式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 年5 月—2017 年4 月在普外科临床护理的82 名实习学生作为对照组;2017 年5 月—2018 年4
目的:探讨干眼症患者在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其临床观察情况。方法:选取A组为60例单纯角结膜干燥患者和B组40例干眼综合症患者,两组均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
本文对2010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试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
参考近几年中央出台的宏观政策中关于保障性住房的内容,调研地方政府配合实施的保障计划,不难发现,公租房已经逐渐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保障性住房发展的中坚力量。公租房不仅涵盖
税收优惠是税收履行调控职能的重要表现,其本质是赋予纳税人不同的税收待遇和特权,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社会合理分配的效果。然而,税收优惠是与税收公平这一宪法性原则相矛盾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