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式选择主要取决于血管重建后的长期通畅率以及病变的进展情况。一般认为,血管旁路移植远期通畅率高更适宜于TASC C、D型股浅动脉长段闭塞,对于TASC A、B型股浅动脉短段闭塞一般倾向于腔内介入治疗,但也有学者指出各种术式间的远期通畅率无显著差异。目的:探讨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传统外科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自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接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患者35例,其中20例接受腔内介入治疗,15例接受动脉旁路术。通过对35例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的分析,评价腔内介入治疗对于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20例接受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中,2例患者因为远端无流出道导致腔内介入治疗失败,其中一例术后患者截肢。腔内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上(P<0.001)和住院天数上(P=0.014)明显短于传统外科血管旁路术。所有腔内介入治疗组的患者均未有死亡(外科旁路组为4例,P=0.026)和肾功能不全(外科旁路组4例,P=0.026),两组数据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腔内介入治疗组明显低于外科旁路术治疗组。两组数据在术后截肢率(P=0.565)以及AB I(P=0.425)的变化方面,我们发现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1、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手术前后踝/肱指数变化方面、部分早期并发症方面与传统外科动脉旁路手术相比,没有差异。但是腔内介入治疗在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动脉旁路术,说明该术式治疗ASO是可行的。2、腔内介入治疗ASO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微创的特点,缩短了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体质恢复,为那些全身身体状况较差的ASO患者提供了治疗机会,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腔内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长期口服华法林治疗,此外腔内介入治疗ASO短期效果好,但在远期通畅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