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媒介生物是指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主要有蚊、蝇、鼠、蚤等八大类。蚊类是重要的媒介生物之一,全世界已知约3000余种。雌蚊刺叮吸血,传播20余种虫媒传染病,如疟疾、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黄热病、丝虫病等。据统计全球每年疟疾的发病人数达3~5亿,死亡人数约为150~300万。蝇类全世界已知约7万余种。蝇类可传播锥虫病,并且可以携带脊髓灰质炎病毒、霍乱弧菌、寄生虫卵等多种病原体,蝇类的幼虫还可以寄生在人或脊椎动物体内而引起蝇蛆症。目前,随着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大规模使用,媒介生物对杀虫剂逐渐产生了抗药性。自然种群中主要媒介生物如蚊、蝇等对杀虫剂的抗药性高达数十倍至数百倍。连续使用后令杀虫剂使用剂量不断加大,浓度不断提高,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用于卫生害虫防治,至今在某些地区的使用浓度已经提高1000多倍,该状况不但增加了杀虫剂的使用成本,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因此抗药性监测与杀虫药物的合理应用,对于媒介生物的防治意义非常重大。目的:本课题研究口岸媒介生物抗药性监测技术,对口岸地区媒介生物进行快速抗药性检测,在此基础上研究杀虫剂的合理使用,从而减少用药的盲目性,降低环境污染,并将此监测技术与防制方法进行推广,提高口岸地区媒介生物防治效率。研究方法:本课题采集大连口岸蚊蝇类媒介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现场采集、实验室标准化养殖、抗药性生物学测试和除虫菊酯杀虫剂击倒抗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分子检测等方法,对大连西山屯、大连湾、蓝天集装箱场、大窑湾等地区蚊蝇类媒介生物进行快速抗药性检测,在此基础上研究杀虫剂的合理使用,从而减少用药的盲目性,降低环境污染,并将此监测技术与防治方法进行推广,提高口岸地区媒介生物防治效率。蚊类使用抗药性生物学测试方法中的浸渍法进行实验,通过计算半数致死率(LC50),比较蚊类对几种杀虫剂的敏感度,从而找到敏感度相对高的杀虫剂进行蚊类灭杀;蝇类使用抗药性生物学测试方法中的挂笼法进行实验,比较蝇类对几种杀虫剂的敏感度,并且检测家蝇对敌敌畏抗药性。蚊蝇均使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进行抗药性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计算突变基因的概率,检测蚊蝇抗药性情况。结果:利用浸渍法对淡色库蚊及幼虫进行抗药性毒力测试,结果大连的3个地理株对溴氰菊酯敏感度相对较高,对敌敌畏的抗性最高。残杀威应用较多,蚊类产生较明显的抗药性,应替换使用其他类的杀虫剂。挂笼法实验结果表明,列喜镇对大连地区的媒介生物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家蝇对其敏感性要高于淡色库蚊,可以应用其杀灭口岸家蝇。应用家蝇对敌敌畏抗药性快速检测的方法对大连地区的家蝇进行抗药性检测,结果乙酰胆碱脂酶抑制实验阳性率(包括弱阳性)91.2%,说明大连地区的家蝇种群对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普遍产生抗药性。在口岸上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时应该慎重。建立特异性等位基因PCR方法,检测不同种群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击倒抗性(kdr)基因频率,结果大连地区三个地理株的淡色库蚊各50组样品,其中蓝天集装箱场kdr基因频率为19.0%;西山屯(2009年)kdr基因频率为19.8%;西山屯(2010年)kdr基因频率为20.0%;大连湾kdr基因频率为19.1%。说明大连口岸淡色库蚊对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已经产生抗药性,可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替换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大连的3个地理株家蝇中,蓝天集装箱场、大窑湾检测出kdr抗性杂合子基因型,其kdr基因频率分别为5%、1%,另外1个种群未发现抗性基因,该类药物可继续使用。结论:通过本项目的各项检测结果,提出以下杀虫剂合理使用措施:大连口岸杀灭淡色库蚊应该采用敏感性较高的几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轮用,也可对其加入增效剂来使用;大连口岸的家蝇种群对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普遍产生抗药性,应更换其他类的杀虫剂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