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事件打破了城市规律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节律,其所带来的城市更新是否真的能带来正面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仍颇存争议。然而关于大型事件影响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经济影响和城市更新的物质层面,在大型事件背景下,快速推动的城市更新实则呈现出程序化特征,并由于时空压缩带来一些经济之外的影响,例如,为了兴建体育赛事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各种体育建筑,大量的房屋被拆除,导致大量居民被迫搬迁。本研究从大型事件对居民社会关系网络影响的视角切入,期冀城市在举办大型事件过程中能够平衡和关注更多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本研究选取深圳市龙岗区龙口和龙二居民小组为案例,利用访谈法和观察法进行调研,资料分析则运用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探讨在大型事件背景下,对于因场馆相关设施的建设而被迫搬迁的居民,伴随着其居住方式、生活环境、经济来源、就业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化,其社会网络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呈现出什么特点?而影响其社会网络变化的因素又是什么?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整体网角度分析搬迁居民日常交往网络的变化,从个体网角度分析搬迁居民的社会支持网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后面深层次的影响因素。 研究显示: (1)大运会背景下,案例对象中的城中村居民曾经是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居民小组,有着很深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但是搬迁后其日常交往网络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大运会的搬迁使得之前新村和老村的居民能够住在同一栋楼,从实际的空间距离上来说是缩短了,但是居民日常交往网络的整体密度变低了;第二,96.4%的成员的点度中心度在搬迁后变低了,即大多数成员在群体内的日常交往对象在搬迁后都减少了;第三,搬迁后,子群特征比以前明显,即居民在该群体的日常交往对象中,来往更多的都是自己的亲戚和现在一个居民小组内的成员。 居民日常交往网络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二: 第一,大运会举办时间的固定性和紧迫性使得搬迁后的沟通空间不足。在大运会背景下的搬迁中,后续问题,如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在大运会举办完之后又难以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居民日常交往的平台减少;另外,社会网络具有地域嵌入型,居住方式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使得居民依赖的地域生活环境变化了,可以用来开展社会活动的资源也不一样了。因此沟通空间缺乏使得其日常交往网络得以变化。 第二,居民对于大运会搬迁后日益增加的感知成本使得原有的熟人社会发生了变化。对大运会搬迁后日益增加的感知成本使得居民期冀采取居民小组分开的方式来各自发展集体经济,从而希望更好地获得更多经济来源。另外大运会促成的厂房搬迁使得集体经济有了分开后的外部发展平台。内外部因素的结合使得居民小组一分为二,分开后居民对于自己属于某一个居民小组有着很明确的认识,即居民认为的“熟人社会”发生了变化。因此其日常交往网络也呈现了与在原居住区不一样的特征。 (2)整体上看,不管是在原居住区还是在现居住区,在情感支持网、信息支持网以及实际支持网三种支持网中,亲戚在其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占的比例都是最高的,超过了60%。 就前后变化来看,在情感支持网、信息支持网以及实际支持网的网络构成和平均网络规模上,在原来居住区和现在居住区变化不太明显。由于大运会的时间紧迫性,居民的生活场域发生了突然变化,其社会支持网络并没有来得及进行很好的更新构建。而且之前多数居民的社会支持网集中在居民小组内,具有内聚性特点。其中情感支持网和实际支持网并没有断裂。在信息咨询支持方面,平均规模上变化不大,但在关系构成上对于朋友和居委/居民小组的依赖性增强,但是搬迁之后能够提供给居民的机会有限,因此属于未断裂但作用有限的类型。大运会整体迁移的益处是居民仍然能从情感支持网以及实际支持网中获得一些支持。 以往城市更新对搬迁居民社会网络的影响研究中,更多强调的是对居民社会支持网的影响,社会网络的非亲密关系部分往往被忽略了。早期有研究指出城市更新所引致的居民居住场所的变化会导致其社会支持网络的巨大变化,并主要从居民个人角度如住房选择方面更加自由导致其流动性增强、居民拥有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何种位置等个人特质来分析搬迁对其社会支持网络重新构建产生的影响。而在本研究中,特定背景下的外界影响因素对居民社会支持网络产生的影响呈现了不一样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