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与根茎入药,是我国临床最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还可做为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的配料,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以前甘草主要依靠野生资源,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人工种植,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甘草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其中根腐病危害尤为严重,直接影响了甘草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开展了病原菌分离与鉴定研究及室内药剂筛选,以期为该病害的田间诊断和防治奠定理论基础。从宁夏盐池采集的甘草根腐病罹病植株的根部共分离获得78个真菌分离物,根据形态特征初步分为3类。经Koch’s准则证明分离物G013和FLR是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采用引物ITS1/ITS4和EF1-728F/EF1-986R对G013和FLR的ITS和延伸因子EF-1α区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合形态学特征,将G013和FLR分别鉴定为茄类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两种病原菌除侵染甘草外,还可侵染马铃薯和大豆,不能侵染小麦、豇豆、紫花苜蓿、菜豆、黄瓜、茄子、尖椒、番茄、玉米和棉花。这是国内首次关于茄类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导致甘草根腐病发生和研究的报道。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多菌灵、百菌清、甲霜灵锰锌、甲基托布津和咯菌腈5种杀菌剂对甘草根腐病菌茄类镰刀菌(F.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的室内毒力。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茄类镰刀菌的毒力大小顺序为:咯菌腈>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甲霜灵锰锌,对尖孢镰刀菌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咯菌腈>多菌灵>甲霜灵锰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其中以咯菌腈对甘草根腐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对茄类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的EC50分别为0.1000和0.3100μg/ml,多菌灵对病原菌的抑制次之,EC50分别为1.0300和2.9300μg/ml。孢子萌发法测定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茄类镰刀菌的毒力大小依次为:甲霜灵锰锌>多菌灵>咯菌腈>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对尖孢镰刀菌的毒力大小依次为:甲霜灵锰锌>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咯菌腈,其中以甲霜灵锰锌对甘草根腐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对茄类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的EC50分别为1.6516和2.8563μg/ml,多菌灵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