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关系到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的战略目标,并且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强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方式功能逐步弱化,使得广大农村地区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又切实可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一项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重大政策,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农村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城市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河南做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使得河南省的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其他省份很多,因此也需要刻不容缓的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河南省先后开展了两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共有四十多个县(市、区)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广大农民一致的好评,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在研究河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现行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笔者结合在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项城市的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对试点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农民参保率、参保积极性等问题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对河南省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进行整理,从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面详细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并就如何更好实现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给出了意见。然后对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督与管理、保值与增值两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阐述,建议从投资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大型固定资产项目和实业三方面来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最后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宣传和引导、相关社保政策衔接、基金保值增值、政府财政投入、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以及管理机制六个方面对如何完善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当前正是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阶段,希望本文能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提供一些理论和现实依据,贡献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