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型柳枝稷分蘖相关性状的表型评价与QTL定位分析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p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属于禾本科(Gramineae)黍属(Panicum)多年生草本植物,已被美国能源部选为模式生物质能源植物。作为纤维素类能源植物,产量和品质是能源植物选择的两个重要标准,大幅度提高柳枝稷产量是能源用柳枝稷育种的重要目标。柳枝稷各个农艺性状对其产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分蘖相关农艺性状是对其产量有着主要贡献的重要形态组成部分。本研究分别以低地型柳枝稷‘NL9416×13’(NL94)בSL937×15’(SL93)形成的F1代杂交群体的176个个体,‘NL9416×13’(NL94)自交得到的F1代自交群体265个个体为供试材料,试验基地分别设在俄克拉荷马州的斯蒂尔沃特与铂金斯小镇,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试验点设置3个重复,对其产量相关的8个分蘖相关农艺性状包括基座周长、单株腰围、分蘖力、分蘖直径、茎节数、分蘖干重、单株活力以及返青率进行表型评价以及QTL定位分析,表型数据收集2至4年不等,基因型数据在已有的连锁图谱上分别利用来自杂交群体的74对SSR引物与自交群体的100对SSR引物在本研究的两个群体中进行扩增。旨在通过表型变异评价、广义遗传力的估算、相关分析与QTL定位分析来揭示产量形成的遗传基础,为柳枝稷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培育柳枝稷高产品种提供参考,也为建立高代群体进一步验证主效QTL的存在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在已构建的自交和杂交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图谱密度,重新构建基于整个自交与杂交群体中有显著QTL出现的连锁群。杂交群体中筛选出的74对SSR标记覆盖了柳枝稷17个连锁群中的11个连锁群,分别为1a、1b、2a、2b、3a、3b、5a、5b、6b、7a、8a、9a、9b;自交群体中筛选出100对SSR标记,构建了18个连锁群中的11个连锁群包括1a、1b、2a、2b、3a、3b、5a、5b、6b、8b、9a。
  2、通过多年多点的环境试验,分别收集8个分蘖相关农艺性状的表型数据,对其进行表型分析,充分评价这些性状分别在两个群体中的表型变异及其规律,以期为柳枝稷的育种研究和生产利用提供信息。经调查分析表明,这些分蘖相关农艺性状无论是在单个环境还是在联合分析中都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变异,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杂交优势和自交衰退的遗传理论,并且从总体来看,杂交群体的遗传变异大于自交群体。
  3、通过方差变异分析来检验各变异来源组份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杂交群体与自交群体共同揭示了8个分蘖相关农艺性状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表现明显。这些分蘖相关农艺性状的基因型差异无论是在杂交群体还是在自交群体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总体来看,8个分蘖相关农艺性状中,茎节数在两个群体各变异来源中表现出差异显著性较其它性状弱。变异来源中年份、地点以及基因型×年份×地点组份在各性状间检测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比其他变异来源也较低。
  4、分别在杂交群体与自交群体中进行分蘖相关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分蘖相关农艺性状中,基座周长与单株活力在杂交群体与自交群体的单个环境和联合分析中都一致表现出与生物产量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也较其它分蘖农艺性状大,推荐作为提高低地型柳枝稷生物产量的间接选择指标,而性状茎节数则在两群体中则反映与生物产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茎节数相对于目标性状生物产量比较独立。
  5、在不同环境的栽培条件下,分别对各个分蘖相关农艺性状受遗传与环境控制的程度进行估算,进而估算每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各分蘖相关农艺性状遗传力稳定性在两个群体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基座周长、分蘖直径、分蘖干重与单株活力4个性状在两个群体中无论是单个环境还是联合分析都表现出稳定且较高的遗传力,在遗传力等级划分中属中高遗传力。性状茎节数几乎在所有分析中都表现出低遗传力,表明该性状稳定性较差。
  6、分别在单个环境与多个环境合并的条件下,对分蘖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寻找在多个环境中可重复检测到的柳枝稷产量相关分蘖农艺性状的稳定QTL位点。通过区间作图法(IM)和多QTL模型(MQM)共同验证了杂交群体中的26个QTL位点以及自交群体中的28个QTL位点,包括杂交群体检测到的10个与自交群体检测到的14个高频QTL位点。初步确定有两个主效QTL,分别为杂交群体连锁群5a上的标记区间PVCAG-2197/2198-PVGA-1649/1650与自交群体连锁群9a以标记PVGA-1405/1406为中心的相邻标记区间PVGA-1405/1406-sww-2364/sww2285,这两个QTL分别可解释分蘖相关农艺性状92.4%与56.4%的表型变异率。
其他文献
富锂锰氧化合物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这类材料本身较低的锂离子导电率、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的结构相变以及高电压下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等问题制约了其商业化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首先采用锂离子导体Li3PO4对富锂锰氧正极材料进行表面包覆,表面包覆层不仅为锂离子的传输提供了顺畅的通道,还在材料表面形成了均匀的隔离层,阻止了活性物质和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提高了材料的电化
学位
单质硅具有4200 mA h g~(-1)的理论容量,储量丰富,是最有希望代替石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硅在和锂发生合金化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变化而且电子导电率较低,严重限制其实际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尝试合成了不同结构的硅负极材料并表征了其电化学性能。使用商业SiO制备了多孔硅,该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不发生粉化,而且能够有效地维持电极的形貌,表现出优秀的电化学性能。然后,合成
学位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池储能系统成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向直流变换器是该系统的核心,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变换效率与系统可靠。由于储能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因内阻变化而产生较大的输出电压变化,且电池本身因充电或放电同样产生输出电压的变化,使得目前的双向直流变换器无法实现宽电压变化范围内的高效率和高可靠变换。目前大多数双向变换器由单向变换器演变而来,结构上不对称,反向变换
学位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资源优化配置和电力用户响应需求,智能电网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智能电网从发电侧到用电侧进行全方位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存储,形成了电力供给、用户需求、设备状态等海量数据。电力海量数据中蕴含着用户用能、用户需求行为、设备故障发生发展等演变规律,如何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是智能电网研究的关键问题。电气设备的故障会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选择变压器和高压断路器,研究
学位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显示技术的涌现,一方面丰富了人们视觉感知的形式和内容,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各类显示器件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信息设备的过度依赖,使得视觉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其中视疲劳是影响视觉健康性能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同时,随着LED光源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相应的照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LED应用到室内照明存在的一些可能会影响健康安全的问题,如眩光、较高的蓝光成分等,使得照明的安
学位
石墨烯(Gr)是一种重要的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包括高透光性、高载流子迁移率等。因而,石墨烯在近几年来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石墨烯也十分适合被应用于光伏器件当中,将石墨烯与n型硅结合构建的石墨烯/硅(Gr/Si)太阳电池能够简化制备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目前,Gr/Si太阳电池的效率仍较低,稳定性也较差。本文针对目前Gr/Si太阳电池研究所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构建了多
学位
对电极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催化电解质的还原再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找替代贵金属Pt的对电极材料,是促进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相比于寻求新的对电极材料,如何对现有活性不高的对电极材料进行改善是获得低廉高效对电极的重要手段。过渡金属硫化物在可替代Pt的对电极材料中,以电催化性能优异、储量丰富、成本低廉以及元素种类多等优势备受关注。本文从电催化剂表面吸附能调控、电
学位
近年来,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使得开发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其中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则成为关注的焦点。有机太阳能电池(OSC)以其成本低、易调节和机械柔性好等优点在众多太阳能电池种类中脱颖而出。其中,包含电子给体和受体材料的活性层作为OSC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控器件整体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OSC中的电子给体材料已得到积极的发展,但电子受体材料的开
学位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因其吸光系数高、激子束缚能小、载流子迁移率高、载流子传输距离长、拥有双极性电荷传输能力、可溶液加工以及价格低廉等特点,在光伏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用它作为光吸收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的光电转换效率(Power convension efficiency,PCE)已经超过22%,展现出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但PSCs
学位
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升高、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已经对作物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亟需开展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影响及其适应机制的研究,进而调整农业管理措施来保障和提高作物生产能力。双季稻在我国水稻种植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因此,研究并明确气候变化对双季稻生产的影响,预测未来情景下双季稻产量变化,探索气候变化的适应措施对于保障双季稻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双季稻区气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