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是重要的蓝色粮仓,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动物蛋白,而且为人类提供了经济、就业等其它社会福利,确保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开发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其中评价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是基础的科学问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结果,鱼类提供了大约32亿人口人均动物蛋白摄入的20%,而全球海洋捕捞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值。全球范围内海洋渔业资源的持续衰退也表明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严峻考验。在各大海域捕捞量下降的情况下,印度洋海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仍保持捕捞产量增长的海域,近20年间,最大年增长率达到8%,其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受到世界各国和学者的高度关注。印度洋是我国重要的远洋渔船作业海域,其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对推进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利用上世纪50年代至今年的渔业统计数据,采用灰色系统等理论与方法,分析印度洋不同海域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结合渔业资源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基于渔获统计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并分不同海域进行科学评价;基于蓝色增长理论,就我国对印度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促进我国在印度洋远洋渔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印度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灰色关联评价。研究根据利用1980-2018年东印度洋和西印度洋FAO渔获生产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的方法,科学评价其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及其状态。研究认为,1980年以来,东印度洋和西印度洋的渔获量呈稳定增长趋势。1980-2018年东印度洋的渔获量为218.89-697.56万吨,平均值为466.78万吨,前20位种类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比重只有28.95%,超过2%的种类包括云鲥、鲱科、印度鲭;西印度洋渔获量为182.97-553.80万吨,平均值为379.41万吨,前20位种类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比重为53.03%,超过2%的种类包括长头沙丁鱼、鲣、黄鳍金枪鱼、犬牙石首鱼属、龙头鱼、羽鳃鲐、斑节对虾和带鱼。灰色关联评价认为,近10年来,东印度洋和西印度洋的灰色关联度均在0.7以上,属于高强度开发状态,近年来均出现了灰色关联度超过0.9的年份,说明目前其资源状况处于接近充分开发状态,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和空间较为有限。(2)基于渔获量平均营养级的东、西印度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根据FAO提供的1950-2018年东、西印度洋渔业生产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鱼种的营养级(Trophic Level,TL),探讨了69年间东、西印度洋渔获量平均营养级(Mean Trophic Level,MTL)以及营养级平衡指数(Fishing in Balance index,Fi B)的长期变化趋势,以此研判定其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研究认为,1950-2018年间东印度洋渔获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其中云鲥(Tenualosa ilisha)、鲱鱼(Clupea pallasi)、印度鲭(Rastrelliger kanagurta)为重要渔获种类,其累计年产量占总产量的10%以上。MTL变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950-1974年渔获MTL总体处在高位,其值范围为3.39-3.71,平均为3.60±0.07,期间年渔获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6.4%;1975-1999年渔获MTL呈现波动,其值范围为3.21-3.47,平均为3.35±0.08,期间年渔获量呈小幅增长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4.8%;2000-2018年渔获MTL年间波动较小,其值为3.31-3.43,平均为3.38±0.03,期间年渔获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1.6%。三个阶段的平均Fi B指数分别为0.59±0.22、0.94±0.14、1.25±0.04,其值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且年间变化幅度越来越小,说明其群落结构越来越趋稳定。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增加,而MTL下降程度较小,Fi B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渔获量的增加能够弥补MTL的下降;且仅统计TL>3.25的种类时,1950-1974年、1975-1999年、2000-2018年三个阶段的MTL平均值分别为4.16±0.04、4.18±0.04、4.19±0.03,呈小幅增长趋势。本研究认为东印度洋海域生态系统未被破坏,金枪鱼类等高营养级种类的资源仍具有开发潜力,但沙丁鱼等低营养级种类的开发潜力有限。研究表明,1950-2018年西印度洋海域渔获量呈上升趋势,按其渔获量增长趋势可划分为1950-1982年、1983-2005年和2006-2018年三个阶段,其中长头小沙丁鱼渔获量最高。渔获物MTL呈先下降后上升再稳定的变动趋势,按渔获量划分的三个阶段,其MTL平均值分别为3.49±0.14、3.71±0.06、3.71±0.03,高营养级渔获物(TL>3.25)的MTL平均值分别为4.04±0.04、4.09±0.04、4.13±0.01,高营养级渔获物(TL>3.25)的平均营养级与总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变化趋势相似(P<0.001)。Fi B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三个阶段平均值分别为0.0998±0.1659、0.8041±0.1849、0.9782±0.0670。分析认为,1950-1982年西印度洋海域早期渔获量相对较低,并随着长头小沙丁鱼等低营养级渔获量的增加,MTL和Fi B呈波动下降趋势;1983-2005年,随着高营养级渔获量的增加,MTL和Fi B呈逐渐升高趋势;2006-2018年,MTL和Fi B相对稳定。本研究认为,西印度洋海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渔业资源状况良好,营养级结构稳定,高营养级种类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3)基于优势分析法的东、西印度洋海域渔获量贡献度分析。利用FAO提供的1950-2019年东、西印度洋渔获量数据,采取优势分析(Dominance analysis)方法,分析了70年间主要捕捞方渔获种类和渔获量组成,并比较时间序列下主要捕捞方和种类对渔获量的贡献度。研究表明,东印度洋海域渔获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突变点检测及渔获量增长趋势,可划分为1950-1974年、1975-1999年和2000-2019年三个阶段。各阶段累计渔获量前十的种类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1975-1999年和2000-2019年前五种渔获物为营养级水平相对较低的中上层鱼类,其中云鲥(Tenualosa ilisha)累计渔获量最高,云鲥、鲣、鳀鱼对总渔获量的贡献度超过8%。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成员国是东印度洋沿海国和地区主要捕捞方,对总渔获量的贡献度均在10%以上,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是非沿海国和地区产量最高的捕捞方,对总渔获量的贡献度超过10%。研究表明,西印度洋渔获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突变点检测及渔获量增长趋势可划分为1950-1982年、1983-2005年和2006-2019年三个阶段。各阶段累计渔获量前十的渔获种类、捕捞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长头小沙丁鱼(Sardinella longiceps)累计渔获量最高,鲣、黄鳍金枪鱼等种类渔获量对总渔获量的贡献度较高;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等是沿海国和地区各阶段渔获量最高的捕捞方,西班牙、法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省等是非沿海国和地区渔获量最高的捕捞方,对总渔获量的贡献度基本都超过10%。(4)印度洋海洋捕捞渔获量预测。利用2000—2016年印度洋渔获量数据,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分析了影响其总渔获量的主要渔获类别,建立多种GM模型(Grey Model),并利用2017年与2018年的数据进行验证,得出最优GM模型,预测2019—2025年印度洋总渔获量。结果显示,影响印度洋总渔获量主要类别包括底层鱼类、甲壳类、中上层鱼类、其他海洋鱼类和头足类,其灰色关联度均在0.7以上,经过筛选得到的最优预测模型为GM(1,5)和GM(1,6),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83%和1.90%,灰色关联度均在0.9以上。2017年和2018年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78%和3.42%。2019—2020、2021—2025年印度洋总渔获量预测值分别为在1186~1290万吨、1227~1324万吨,其主要渔获量增加可能来自中上层鱼类、头足类以及底层鱼类等。研究认为,十四五期间印度洋总渔获量增长量在80万吨以内。(5)我国在印度洋海域渔业发展概况及对策。研究根据印度洋的主要国际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的概况,分析管理目的、各国参与度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同时针对目前在印度洋开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在后续的渔业开发利用提供合理的建议。分析表明,我国在印度洋主要作业方式除金枪鱼延绳钓外,还包括围网、敷网、罩网和鱿钓。目前,中国在印度洋远洋渔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公海渔业资源管理日益严格,对远洋渔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管理标准和要求。渔业资源和产量波动较为频繁,对远洋渔业稳定发展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产业发展面临较大安全风险,合作门槛不断提高,部分海域作业渔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远洋渔业基地较为分散,科技和设施装备水平不高。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进一步加剧远洋渔业企业的生存压力。为推进中国印度洋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积极参与国际渔业治理,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渔业治理秩序。完善入渔风险评价体系,保障产业总体稳定和安全可控。合理开发渔业资源,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推进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提升装备能力和研发水平。深化双边渔业合作,推动过洋性渔业转型升级。